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句话不是让你简单的记住,而是让你去理解你不知道什么,如果仅仅是记忆和背诵,那么这句话本身就在告诉你,你的人生未经省察。
如何实现这种省察呢,我的感受是在每天早晨去规划一天的事情,并在每天的晚上审视自己早晨规划的事情,这是否和自己的期望一致呢?如不一致,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呢?多问自己两个为什么,一切也都会明朗。
最好的反省的空间,就是一个黑暗但是安全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回想一天所经历的种种,或许有愚蠢的行为,但无妨,这是你向智慧迈进所必须的,如果有智慧的行为,也无妨,还需要继续的努力和维持,此外,还需要去验证你所谓的智慧到底正确与否。因为......
文章中提到,当苏格拉底的仰慕者通过神谕告诉苏格拉底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不是欣喜若狂,而是以实践的行为对此进行检验,并得出最终的结果-我的确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我知道我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无知才会产生敬畏,有敬畏才懂得不断的完善自己。
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因为理解这个世界的恐惧,所以,要通过增加自己的有知去面对这个世界。一个人不会轻易的对一件事物产生敬畏,产生敬畏是因为他的身体在面对这件事物时只有敬畏这种情绪可以选择。
而陷我们于无知的是什么呢,答案是已知,这种已知是固执的相信一个理论就可以解释这个世界,而忽视了这个世界本身是复杂的,简单就成为了一种选择-选择相信这个世界的构成是简单的,简单到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就可以解释这个世界。
这就产生了矛盾,通过学习和努力我们获得了已知,且必须打破这种已知,承认自己的无知,才会让自己更进一步。那何时获得完满的已知呢,不清楚,或者说永远不可能,但是现在已获得的已知却是确定的,也是可以足够解释现在的存在。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承认和面对无知呢?我想,就是为了不断的推进,不断的让已知的范围越扩越大,让无知的范围尽可能缩小,即虽然吾生有涯知识无涯,但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接受无限的知识挑战,这本身就是一件乐事。
故,即使陷我们于无知的是我们的已知,但是,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把自己放空,不断的去省察自己的生活,我们就有机会成为一个高效、开放的终身学习者,如上所述,这本身就是一件乐事,乐在可以将一件事情持续终身,乐在持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头脑,也乐在能够更好地领悟人生幸福的真谛。
智慧的人,不外乎可以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智慧的限度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