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开学的时候,教导处来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上学的事。
有个家长看着我说:“林老师,你肯定不认识我了?”
“哪会不认识?你是小亮的妈妈。有什么事吗?"我回答道。
林老师,你看这是小亮的娃,想到这里来上学。
听说他去做过语言训练,情况怎么样?
两岁的时候去做语言训练,做了一年,效果不好,就没去了。
他怎么没带助听器?
两岁的时候配了助听器,他不喜欢带,就没有带了。
怎么不去做电子耳蜗?
医生说,他的听力不需要做电子耳蜗,配助听器就可以了。
可怜的孩子,他的爸爸妈妈都是我们特校的聋哑学生,这个孩子又是聋哑。
更可惜的是,这个孩子的听力不需要做电子耳蜗,就是听力损失并不是非常严重。两岁配了助听器,后来居然没有带助听器,也没有进行语言训练,现在要来特校上学。
现在,特校的学生发生了变化,他的爸爸妈妈在特校的时候,那时候学校聋生多,用的是聋校教材,老师必须教手语。现在是智力障碍的学生多,用的是培智教材,老师不教手语了。
尽管我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奶奶,她还是要把孩子放在这里读书,只能收下他,他叫小明。
后来有一天放学了,门卫在大门口喊:“小明快点来,你奶奶来了。”小明全然不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大声的在他耳边说:“奶奶来啦!回家。”小明没有任何反应,这孩子听力到底怎么样?我想拉小明去门口,拉不动,他不去。我只好让他奶奶进来。
关于听力障碍的儿童的康复,国家有《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确定了听障儿童的救助内容,包括救助标准、救助对象、手术救助、康复训练补贴等。
这个听力障碍孩子可以申请康复救助,坚持进行语言训练,一定会具备语言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