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爱烹调。
从小学2,3年级起,放学回家我就得给一家六口人准备晚饭,从生炉子开始。小时候家里穷,晚饭熬一大锅粥再炒一大锅应季蔬菜就行了。一开始不会做,经常把粥煮成饭,把饭熬成粥。后来慢慢摸出门道,开始做咸菜烧豆腐,五香蚕豆等。在我小学5年级时爸爸爱上了喝酒,经常得给他办下酒菜,无非煮咸鸭蛋炸花生米拌黄瓜之类的。等我初中毕业后在县城高中寄宿,家里的饭菜就是妈妈妹妹接手了。不过我们只能做简单的菜肴,家中来人到客或逢年过节,爸爸会亲自出手。他为人精细,嘴又刁,品味很高。他一下厨房,就像长出金手指一样,小鱼小虾经他手,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当然他后来把手艺传给妈妈妹妹,基本上就从厨房退隐啦。
(酱牛肉)
我遗传了爸爸的口味,对吃的要求高,嗅觉味觉极其灵敏,陆二哥常笑说我的鼻子能破案。
上大学第二年,我们就在宿舍搞了个电炉开小灶。18,9岁的孩子多能吃,永远像吃不饱一样。一开始就是小打小闹,周末买点肉馅馄饨皮,关起门来包馄饨。我在宿舍里最年长,待同学们有些像妹妹,拌馅儿包馄饨我主打,馄饨出锅后他们全都尝过了我才吃,周六晚上宿舍气氛温馨甜美,我看着她们吃,比我自己吃还开心。电炉上的花样越来越多,毕业前最后一个新年之夜,我们整出一桌下酒菜,红烧鱼,腊肠豌豆焖米饭,喝光了一瓶红酒。
大学毕业后我到一个研究所继续读研,此时两人住一间大宿舍,电炉也被煤油炉替代,我搞了一本菜谱开始研究家常菜。那时读研国家发生活费每月90多,但上学没仨月我就不得不给爸爸写信要求寄钱-因为我隔三差五就请同学们来吃饭,连大学同系其它班男生都组团来吃饭打桥牌,我接待一拨拨同学朋友,把西湖醋鱼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赛螃蟹等练得越来越好,当然了,不管做成啥样,前来就餐的群众们都连声叫好。爸爸接到信后调侃说我像开饭馆的阿庆嫂,“来的都是客”。
(豆豉牛肉辣酱)
是的,我特别喜欢做一大桌子菜,让我喜欢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吃吃聊聊。从来不觉得做饭是浪费时间,或者吃什么都一样。当然不一样!爱吃的人,才是爱生活的人。从请客定名单开始,我就筹划要做那几样菜,荤素如何搭配。然后去买菜,洗切炒,一切都是个系统工程,越做越熟练,感觉也越来越好。
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最重要的是有个真正的厨房。我那时在北京东郊上班,中午吃完饭就出去采买,下班后坐班车回到宣武门的家,立刻系上围裙进厨房。两个人的晚餐,有荤有素还有汤,相对而坐,边吃边谈,很家常也很温馨。陆二哥最爱吃的菜是蒜苗炒肉丝番茄鸡蛋,当然后来经我培养还喜欢红烧排骨醋溜土豆丝赛螃蟹肉末土豆泥等,对,还有淡水鱼。北方人顶多吃点带鱼黄花鱼,而我从小就是吃河里小鱼小虾长大的,酷爱吃鱼,跟猫似的。爸爸烧鱼一绝,他教会妈妈,我再跟妈妈学,我这徒孙做的红烧鱼都能迷倒一大片了。我老笑话他自打跟了我,味蕾才真正打开,品味到新世界。
在城里有了家,同学们来得就更勤了,还加上他的中学大学同学。记得经常周末坐一屋子人。家楼下就是菜市场,我一个人买鸡买鱼买蔬菜水果,扛回家后,在小小的厨房忙活,然后一盘盘的菜往外端,家里的小餐桌能打开,最多一次来了他10几个中学同学,十个菜我一人从头至尾搞定。
做菜怎么才能好吃呢?
首先你得好吃,而且要有品味。和任何其它事情一样,你要热爱才能做好。其次还得有心,你自己爱吃的,家人爱吃的,要去琢磨,在外面吃饭,看到新搭配赶紧回家试验,做多了,你就无师自通游刃有余,做什么都不会太差。
从我这里扩散出去的菜谱有酱牛肉,梅菜五花肉,豆豉牛肉辣酱等,现在还老有人找我要做法呢。酱牛肉的做法百试不爽,从未失手,梅菜五花肉的要诀是不加水,倒大半瓶古越龙山八年陈酿(至少五年的)加冰糖老抽用砂锅炖。而辣酱的做法是我在城里时跟对门大妈学的,前天还熬了一大锅,分装在小瓶里到处送呢。
作为南方人,面食不是我的强项,于是去年下决心找师傅认真学一学。在失败了一次后(碱水倒多了,馒头又黄又瘦像肝炎病人),终于发面成功,包牛肉包子麻酱花卷尽情做了个够。儿子平素不爱吃面食,但对我的牛肉包子非常欣赏。每次发面成功,我都欣喜万分,对食材之间神奇的物理化学作用赞叹不已。
给陆二哥秀我做的大馒头,他笑话我温婉的江南女子,不是应该做些细巧精致的饭食吗,怎么蒸起大馒头来了?这是北方大妞才做的呀。我回:我不但是温婉江南女子能做精致饭食把你们俩养得这么滋润,还有北方大妞的豪迈把面团甩的啪啪响,你等于娶了两个老婆,还不念好感恩。
现在有些80后90后女孩子不爱做饭,声称婚后要不丈夫做,要不外面吃。做饭是自己的事,一个人生活,也要能把自己照顾好。想起以前我有个奇葩同事中年女性,她家从来不烧开水,谁想喝热水就打开热水器接水喝。这得懒成什么样了?一个人生活的品味,不仅在其穿着打扮谈吐气质,也藏在ta吃的食物里。一个认真对待自己晚餐的人,一个自己动手煎炒烹炸出精致美食的人,是不凑合的人,有坚持的人,对美好生活有追求的人。再说,厨房里冰锅冷灶,家的味儿在哪呢?
(家常晚餐)
我们很少外出就餐,因为我喜欢亲手为所爱的人做羹汤。很多年后当儿子长大成人离开我们,他想家时能忆起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家里飘散的饭菜的香味,一家人围坐餐桌前在温暖的灯光下边吃边闲聊的温馨美好。而陆二哥应酬太多,只要有机会我都要他回家吃饭,家常小菜,朴素本真的味道,他却认为比外面的宴席要好吃得多。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由衷地感谢生活的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