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爱情与婚姻的合一是相当晚近才出现的观念与现象。在更久远的历史中,婚姻主要承担着社会功能,包括家族之间的合作、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等等。如此一来,与谁结婚这个事,通常由不得当事人自主选择。大多数婚姻之中也没有多少爱情的成分。于是,许多人只能在婚姻之外寻找浪漫爱,找个情人甚至成了一件公开的事,大家也并不见怪。而在包办婚姻逐步转向自由恋爱的近代时期,许多以私奔为主要情节的爱情悲喜剧大量出现,也反映了这一婚姻变革中产生的阵痛。 但这种痛与今天的爱情、婚姻给我们带来的痛还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们已经完成了自由恋爱的革命,相比过去,内心的驱遣已然突破了社会的压制,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自行选择恋爱与结婚的对象。这种自由在给我们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婚姻的期待成倍放大。我们既希望结婚对象有较好的社会条件,能一起相处过日子,又希望两个人能有浪漫爱的火花。这是把前现代不同角色所承担的功能集中到了一人身上,如此一来,找到这样的人并维持长期稳定的关系就成了一件极其难的事。再加上现代社会极强的流动性,无时无刻的变化之下,长期亲密关系的维持更加艰难。而每一段关系的结束,通常都会带来痛苦。而为了回避这种痛苦,许多人选择一种付出较少的轻松关系,但与此同时又要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都是自由的现代之爱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同时要注意,浪漫爱情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两性之间的权力关系。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女性是弱势的,男性需要保护女性,为女性提供生存所需,同时也通过父权制管束女性。在这种观念下,浪漫爱所隐含的平等是不存在的。而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在一段关系中更强调平等与互相尊重,对爱情的强调与女性地位的上升是同步的,尽管「恋爱脑」会被吐槽为失去自我而陷入权力关系中的现象。毫无疑问,这种平等的爱情让人们(尤其是女性)在关系中感觉更舒服,但它也使得关系很难维持下去。在双方自我的较量中,平衡稍被打破就可能让关系崩溃。反倒是某种权力关系能让关系更稳固。如何抉择,这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另外,婚姻的社会功能弱化后,爱情为社会流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一个不再那么强调「门当户对」的社会中,爱情与婚姻为一些人跨越阶层提供了机会。有意思的是,这种始于浪漫情感的方式,反倒催生了更多的算计,再加上现代社会中工具理性的横行,爱情也带有了博弈的色彩。之前就听闻过用经济学来剖析爱情的观点,让爱情变得不那么像爱情,倒也凸显了现代社会中爱情的复杂性。
最后是当代情感中强烈的反思性色彩,这与现代理性密不可分。我们用医学、心理学以及各种现代技术来反思我们与他人的情感和关系,运用各种公式一般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试图让关系变得更好。但这恰恰消解了爱情的某种神秘性与神圣性(当然很多人也认为爱情没啥神圣的)。当一切成为制度化的理性行为后,爱本身也被除魅了,人们不再需要信仰的一跃,不再投身于诗意的梦幻迷乱之中,而只需要书本、婚姻咨询,仿佛这些可以解决我们在爱情中遭遇的一切冲突。然而痛苦便来源于爱的消失。
我们为何要承受痛苦?人们总想要一个答案。为爱受难有其现代形式,但我们即使知道这个答案,仍然会一次次体验和面对这些痛苦,这可能是现代爱情的一种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