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考试季的五花八门的考试如火如荼地上演,与之相伴的自然是形式多样的招聘大戏大幕的拉开。“招聘”由两个单音节词汇组成的双音节词汇,而且是由两个动词组合成一个新的动词。从词语关涉的内容和指向性看,它涵括的是双向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单向度的发展。也就是说,只有你情我愿,达成共识,这样才能促成一个复杂动作流程的完成。
既然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性事件,从事件促成的背景看,有需求是先决条件。如果出现“产能过剩”,招聘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有需求,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不同,有些是储备性的。这样,招聘就变得可有可无;有些是紧迫急需性的,既然是迫在眉睫,必须在短时间里完成。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青黄不接”的尴尬。
抛开储备性的招聘不说,单就紧迫性而言,因为事物发展的需要或工作的需要,某一个领域、某一项工作,或每一个岗位必须要有可以操控的主体——人。在整个运转的链条上,如果没有他的存在,运转就可能改变原先运动的速率,甚至会停摆。出于应急之需,必须要找到最佳的人选(真正没有最佳的,能够担当此任也可以)。这样,才不至于影响事物的发展。从发展大局的高度审视,这时候招聘对象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招贤纳士,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开出优厚的条件,以求能够吸纳到所需要的人才。这种向社会广泛抛撒橄榄枝,通过各种媒介的宣传,一个方面可以让自己能够走出狭小的生存空间,让外面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自己;一个方面因“普遍撒网”,能够吸收到许多优秀的对象。当然,要想达成这两个预期,首先需要招聘者自身应有良好的社会口碑,并在公众的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酒香不怕巷子深”,身体力行无伤体统,不走样,不变味,自然可以达成心理的预期;一旦“失信于公众”,不论用什么样的高科技进行粉饰和包装,也无法遮蔽其灵魂深处外溢出来的异味。那真的会出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惨状。俗话说:“打铁尚需自身硬。”在媒体爆炸的时代,如果不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自我品行的修炼,一旦滑向一个怪圈,想重新站立起来,昂首阔步前行就难了。
俗话说:“良鸟择佳木而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应聘者而言,其选择角色的转换,另谋高就的“去意已决”,首先投注的心理目标是能够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平台,自己工作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会充斥着世俗的戾气。即使物质上不能遂愿,只要在精神和思想上“怡情养性”,也会成为选择的对象。从应聘的初始目标看,为了找寻安身立命的工具是首要的。解决了物质生活的后顾之忧,再用是否具有“宜居性”作为重要的参考系数。当然,在对招聘单位。即“新东家”开列各种条件,设定很多标准时,前提是自己要有“钉子”的属性。如果不能够审慎客观地认识自己,而盲目地追风或攀比,肯定会出现“能与所能”不匹配的情况。这种“眼高手低”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招聘与应聘双方不是“异性相吸”,而是“同性相斥”。
就招聘本身而言,看上去是一项纯粹的技术性的工作,实际上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事物的存在必须要投放的广阔的社会大环境中。作为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件,招聘也不可能置身世外,做到独善其身。既然置身在社会大染缸中,就难免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裹挟。于是就可能出现,从招聘者本身的角度和意愿看从骨髓里不想接收应聘者,但“上命难违”,必须接受;而从应聘者的角度看,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无法弥合,心理的预期面对现实时无法得到满意的达成,但迫于各种外在压力的逼仄,只能放下内心仅存的“清高”,屈就下嫁,“委身”于不心仪的“东家”。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就招聘而言,要真正实现皆大欢喜的胜景很难,想要与想去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达成共识。而从内因和外因综合分析的角度看,要做到“差不多”,还真的需要精耕于每一个细节。否则,“怨与恨”的冲突永远不会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