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习心得(四)
一
本周刘(锦华)老师引领我们系统地解读了小学语文教材,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了教材的编排特点。
每册书都有六个常规单元和两个特殊系统,上册是按照阅读策略这个体系来编排的,所以各年级的策略单元都在上册;在高年级,出现了新的单元模式,就是编排以单元整组的形式,进行的综合性学习,五年级下册编排的是“遨游汉字王国”,六年级下册编排的是“难忘小学生活”;一上一下,各有一个这样特殊的单元。
刘老师先讲教材的基本框架结构,再进一步讲单元内部结构(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然后深入讲解各模块的编排特点。
刘老师重点讲解了教材是以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双线结构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同时贯穿在单元课文之中,“人文主题”体现丰富的人文内涵(有情、有理、有趣),“语文要素”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明线。不同文体的单元课文体现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也不同,各有侧重。
刘老师强调,解读教材要有整体观,一定要在《课标》年段目标的指导下,结合语文核心素养解读,要回看前面的教材,了解学生学力发展轨迹;解读教材要采用单篇加单元的思路。
对于这部分内容,我印象最深的是教材关于阅读部分的编排特点:(一)选文的广度、深度及编排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二)在强化整体性的同时凸显学生的阶段性发展,(三)给学生多方面滋养,设计复杂多样的阅读活动。因为语文教材的编排最主要体现在阅读的编排特点,所以我重点关注了阅读部分。
二
刘老师接着讲了要“以生为本述学情”,要想搞好教学,解读教材和了解学情是前提,我们只有正确、全面而准确地解读教材、把握学情,才能为以后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此基础上,刘老师讲了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中,教学设计是关键,教学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教学设计要有过程观,第一,目标落实的过程观:1.语文要素的持续推进,要让语文要素贯穿教学的始终,把语文要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2.方法技巧的有效运用;3,尝试单元整体设计。第二,学习活动的过程观:1.学习流程的细化——用好教材中的助学系统,2.学习主体的彰显,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这部分我重点关注了阅读教学方面,比如阅读策略,三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侧重于“预测”,而四年级上册阅读策略侧重于“提问”,五年级上册侧重于“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上册则侧重于“有目的地阅读”。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在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三、四年级侧重于直觉思维、五年级上册侧重于形象思维、而五年级下册侧重于抽象思维的训练和发展。
三
刘老师不光是空讲理论,在领着我们解读完教材后,马上让我们两两组合分别解读了小学语文教材的其中一册,然后让我们自选一篇课文,先自己按刘老师的要求解读教材,然后轮流上讲台面对大家讲解,大家评价,最后刘老师总结点评。这样我们对于怎样解读教材有了具体的感知和实践,为教学设计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刘老师让我们观摩了三节优质课,分别是《繁星》、《在柏林》和《铺满金色水泥的水泥道》。每看完一节课,刘老师都要仔细分析本节课的每个环节,甚至某个动作、神态,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借鉴的地方。
之后刘老师让我们自选一篇课文,让我们充分地解读教材、写教学设计,然后认真指导我们修改、打磨,让我们轮流登讲台试讲,互相评价,最后刘老师总结点评。
最后刘老师给我们作了考试命题的分析讲解,刘老师带来了一摞试题,让我们很具体地感受到课改后的各种题型,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