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书中描写作者首次去北京大学的描写,突然动心起念,决定去一次北京,见见世面。和朋友说起,看有没有意向一起同去,却收到一句,北京有什么好玩的,隔了许久,又补上一句,把钱包赚鼓起来先。这为朋友之前我们意气相投性情中人,都是不甘向生活俯首称臣,爱折腾的那种,曾经想一起南下创业走到一起,后来没有创业,期间有些不愉快之后南辕北辙再很少见面,偶尔聊天得知,不见面的这么长时间,她起早摸黑摆弄早餐生意,很是不易,光是起早就让人抓狂,其中还有很多难以名状的辛苦,好在付出与收获对等,已经按揭买房,考自己的努力在成都那座懒洋洋的城市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作为曾经一起勇闯天涯的朋友,我很替她高兴,但是不知为何,却对她回复的这一句话,回味许久且不是滋味。回首身边的朋友,年纪相仿的孩子已经快入学,积极备战二胎了,稍小一点的也孩子已经地上跑了,再小点的积极相亲中,似乎大家都有既定的目标在为之前进,而我,似乎停顿了好多年。工作也好,换来换去,总是觉得遇人不淑,难以展开自己的拳脚,生活方面,对父母的照顾微乎其微,很少打电话回去,也怕他们提起婚姻一事,有比我小两岁的朋友甚是羡慕我,她天天都被一大家子人耳提面命,见面就是什么时候结婚,问得人多了,被问得次数多了就真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了,继而妥协,随意遇到个过得去的就凑合着过了。
好像大家都比我明智,都比我开窍,我一直在执迷不悟着什么。许久不见的朋友看见我发的朋友圈透露出打算做剩斗士的意味,给我留言:什么都在变,唯独你怎么没变?其中意味,我已分辨不清。
引用刘媛媛书中一句话概括就是:我本来就是那种盲目又热烈的人。
我还没有到,认为自己必须找个人把自己后半辈子交代了,不然就过不下去了的地步。这要感谢我父母长辈的不易,他们不善言辞,却为了不伤害我脆弱的自尊,始终不对我施加压力。我知道,他们自己一定不好过。有时候我会想,这样放纵自己追逐自由,是不是有点自私了,但若,我为了父母不难堪,为了堵住别人的悠悠之口,而委身于人,谁来为这样的结果负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