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件值得长期坚持的事情,但每次留出整块时间,郑重地坐在电脑前,手落在键盘上,结果就是迟迟敲击不下去,因为没—素—材。去收藏夹里翻找储存的相关文章、金句、例子,翻上一遍,头绪没捋出来,俩小时差不多也没了。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儿貌似能用的素材,拼拼凑凑、缝缝补补,比自己闷头码字还耗神费力。
这其实也是很多人的写作状态。它是一种自上而下写作的过程,即:我决定写一个主题,然后根据主题去寻找一些文章来阅读,中间历经困难重重。就像是瓦工要拼一个漂亮的厨房,但手里没有瓷砖,就想从其他拼好的墙面上扒下大小相近,花纹、色调相近图案,然后混拼出一个有主题,有观点,有美感的作品,何其艰难。
而今天要介绍的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写作方法,平日读书,随时去思考、记录、关联、复习,积累标准化卡片 ( 瓷砖块儿) —— 这些砖块是分散的、独立的,又是可产生联系、搭配组合的,当它们通过某种关联自然的汇集在一起,就组成了某种主题的图案,触发灵感,完整作品水到渠成。
这个方法来自一个与众不同的卡片写作流派——卢曼卡片盒。
尼克拉斯·卢曼是也曾像大多数人那样记笔记,在文本的空白处写评论,或者按主题搜集整理文章,但一段时间后,他意识到这并没有实际意义。于是,他将笔记全部写在小纸片上,编号收集到卡片盒中,并思考如何让笔记与不同的上下文相联系并起到相应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就形成了卢曼卡片盒。
卢曼的卡片盒积累了9万张知识卡片,凭此,他一生中写了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成为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
《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中系统解释了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工作原理,掌握这个方法并坚持执行,我们也可以拥有一个可以循环使用,产生复利价值的知识宝库。
我们平时也记笔记呀,和卢曼卡片盒里的笔记有何不同之处呢?
传统笔记和卡片,通常限于抄写或收藏,要么只誊写金句,要么大段摘抄,不舍删减。正因如此,笔记只有记录环节,缺少了笔记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复习的步骤,无法将卡片之间产生真正的关联,用旧知去激发新知。传统笔记越记越多,却并不能发挥出笔记的真正效用,当我们开始着手创作一个主题的时候,素材凌乱,无法支撑。
而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则是通过学习、思考、记录、复习四个步骤循环,通过时间的积累,让简单的卡片笔记产生巨大的效果。
卢曼卡片盒里面笔记的类型:
1、闪念笔记 Fleeting Notes
闪念笔记,主要用来收集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想法与灵感、谈话和听讲座时值得记录的事情、阅读过程中心动片段等,它们类似于草稿,来不及进一步处理,快速的捕捉、记录。 餐巾纸、收据、录音、随身携带的小本本,都可以闪念笔记。
闪念笔记需要尽快回顾、整理成永久笔记,然后扔进垃圾箱即可。
注意:当时间充裕,条件允许,想法完整时,可以直接记成永久笔记。
2、文献笔记 Literature Notes
当我们阅读时,需要将自己觉得有用的内容记录下来,把笔记和参考书目的细节一同保存在文献管理系统中,便于后续检索与调用。
重要的是,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抄写,和对引文简单的摘录,而是真正理解原文后,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而简洁地重述出来。
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更好地思考
重述就是一种思考,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的重要标准。
可以划出关键词,用关键词加上自己的理解串联起来,去试着练习准确重述。
3、永久笔记 Permanent Notes
前两种笔记算是一种收集和备忘,而永久笔记是一种创作,而是为了衍生想法、论点和讨论而存在。
每一个永久笔记都是精心设计,将成为后续最终作品的一部分,或激发灵感,提供素材。边写笔记边思考,与卡片盒内已有笔记的对话。
注意:在卢曼卡片盒中永久保存的笔记,只有两种: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用笔记来创作呢?
第一步、记闪念笔记
手边需要随时有记笔记的工具,以捕捉脑海中闪现的每一个想法和灵感。不必考虑文采,直接记录即可。可以把它们放到一个你定义为“收集箱”的地方,稍后统一处理。
第二步、记文献笔记
阅读时看到有用的内容,思考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精准重述出来,把这些笔记和参考书目的细节一起保存在文献管理系统中。
第三步、记永久笔记
打开你的“卡片盒”(电子笔记APP也可),在遗忘之前,仔细阅读在前两步做的笔记,并思考它们与你自己的研究、思考或兴趣所在的相关内容有何关联。
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帮助思考:
“新的信息是否与你卡片盒里或脑海里已有的信息相互矛盾、相互一致、相互印证或相互补充?”
“是否能把已有的想法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想法?这些想法又引发了什么问题?”
为每一个想法准确地写下一条笔记,使用完整的句子,标注来源,提供参考资料,并尽量做到精确、清晰和简短。
扔掉闪念笔记,把文献笔记放入文献管理系统,就可以忘记它们了。
第四步、把永久笔记添加到主卡片盒中,方法如下:
(1)把每一条笔记都归档在一个或多个相关的笔记后面。
卢曼会为每条笔记分配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编号。
比如说,第一条笔记的编号为数字1,那么当你新创作的笔记与第一条笔记无关时,编号为2;若是和笔记1有关,则编号为1/1;
接下来的第三条笔记若还是与笔记1有关,但与笔记1/1不相关,则编号为1/2;
若是与笔记1/1相关或是有所补充,则编号为1/1/1……
与传统笔记中的主题分类不同,传统的笔记系统是以主题分类存放,以搜索为主;但卢曼的笔记系统是为了今后再度呈现你已经忘记的想法,因此更强调的是笔记间的有效连接。
由于时代限制,卢曼使用的是编号,建议我们可以使用双链笔记软件,比如Roam Research、Flomo等,用#关键字标注,进行标签化管理。
(2)给相关笔记添加链接,确保日后可以检索到这条笔记。
第五步、经常性复习、翻阅这些笔记。
如果对一类主题感兴趣,可以同时多看几本相关书籍。
看看目前有什么,缺什么,出现了什么问题。通过广泛阅读来挑战和加强自己的论点,并根据了解到的新信息改变和发展自己的论点。从系统内部自下而上发展主题、问题和课题。
多做笔记,进一步发展思路,提出问题和想法,选择有望获得最深刻见解的那条路。
看看卡片盒中,哪里已经形成了笔记链,哪里已经建立了想法群;
第六步、厚积薄发,确定一个写作主题。
思考一下这个主题的内在联系,整理所有与之相关的笔记,复制成文章大纲,按思路重新排列顺序,查缺补漏,积极改进想法、论点、架构。
第七步、把笔记变成初稿。
把第六步整理好的内容转化成连贯的内容,点出自己的观点。丰满上下文,完善论点论据。
第八步、编辑、校对稿子。
准备下一轮的八个步骤。
总结:卢曼的卡片笔记法的简约而不简单之处
1、自下而上的非线性特点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读自己想读的书,通过每日点滴积累,复习回顾,知识之间连接成网,频繁出现的词汇自然会出现聚集性主题,做到轻松输出。
2、标准化模块方便迁移组合
卢曼卡片笔记法形式统一,一条笔记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一个知识点,并且是经过清晰思考和理解的,思维含金量高。就像标准的乐高砖块,可轻松调用,灵活组拼,复用性极高。我们搜藏的一篇篇文章,复用是需要再进行一次二次加工的。
3、搭建知识体系,实现高效学习
“卡片盒”的笔记分布在不同的主题位置和上下文中,看似孤立存在的,当积累一定数量卡片后,通过编号(标签管理),会帮助我们发现看似无关的话题之间的联系,知识之间架起了桥梁,组成了相互关联的网状知识体系。联系的过程又会产生新的想法,实现高效学习。
写在最后:
这就是神奇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了,是不是跃跃欲试呢?
任何好的工具,都只是工具而已,卡片笔记写作法也不例外。
不妨从现在开始,从手上阅读的第一本书开始,积累属于自己的卡片笔记,并坚持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