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一次在西安过夏天,西安的炎热出乎我的意料,享有“小火炉”之称的西安比处于亚热带的广东更难熬。
由于水汽的稀薄,早上九点的太阳已经开启暴晒的模式。我对游泳课充满了恐惧的心理,因为泳池没有任何遮阳设施,真希望每逢体育课我都可以请假。
中午十二点下课,综合楼里已经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给本来怕热的我增添了更多烦躁,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买完饭跑路。兴高采烈地推开宿舍的门,机智的室友正在一脸幸福地啃着西瓜看着电视了,我看看她们手里的西瓜,再看看自己饭盒里油腻腻的菜,瞬间没了胃口,但是不能浪费食物!午休时分,在床上挺尸,默默地盯着天花板上的壁扇,希望这壁扇可以把我催眠,可以让时间过得慢一点。
两点的闹钟铃声响起,我和室友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床,撑着小伞,走在了那条通往b楼的沥青路上。穿过海棠公寓宿舍区的后,便是烤炉模式,路两旁的树刚移植过来,树上还吊着营养液,枝桠都是光秃秃的,毫无遮阳效果,走在路上觉得自己在炼丹炉里被火团包围得严严实实。
踏进教学楼的那一刻觉得自己进了空调房,西安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阳光到不了的地方都透着清凉的气息。迈进教室的门槛,诺大的教室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同学,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看着自己的教案,当我们走到前排位置时,老师抬起头对我们笑着说:“你们班是有100来号人的吧?”我们只能尴尬地陪笑。
下午五点的太阳,居然还是那么毒辣。站在被太阳烤得炽热的塑胶篮球场上,撑伞好像也没什么用,紫外线透过伞把我皮肤烤得通红。院篮球赛如期举行,我在球场边上一边计时记分一边给自己擦汗扇风,深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一道理的我安慰自己:场上打球的人肯定都快中暑了吧。
人在炎热干燥的气候下的食欲会大大地降低,这道理也在我身上验证了,每天的晚饭就着饼和粥,晚自习的时候再多灌几杯水就足够应付这个夏天。
宿舍在最顶楼六楼,朝南。白天的高温炙烤把我们的天花板烤得火辣辣,晚上躺床上都能感受到床板、墙壁在蹭蹭地往外冒热气。
学校晚上11点半断电是多年不变的老传统,这电一断顺带把我的睡意也断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感觉自己要被烤熟。耐热的室友们也都陆续地入睡,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也迷迷糊糊地昏睡过去。室友川妹子调侃说,那不是睡过去,是晕死过去。
凌晨三点多,我的意识逐渐清醒,全身冒汗。我赶紧两步爬下床,拿起毛巾冲进浴室,把花洒的阀门开到最大,用十秒把自己淋一遍,这透心凉的地下水让我哆嗦了好久。清凉的月光透过阳台的门洒到客厅地上,我瞬间来了兴致跑到阳台,凉风习习让人神清气爽,不得不感叹室内室外的冰火两重天,也终于能够体会到班里男生住阳台的快感了。凉快完了后再跑回蒸笼房子里爬上床,就可以安然睡到天亮。
生不逢时,2014年也就是我们毕业的那年夏天,学生宿舍都装上了空调,而且全天候供电。如果让我选,估计我还是会选那个没有空调、会断电的条件,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让我津津乐道的关于夏天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