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有些还有兄弟姐妹,这是我们的原生家庭.也是我们出生后的第一个家.等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后组建的那个家称为我们的再生家庭,而我的孩子们就会称这个家庭为他们的原生家庭.所以,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终将会成为我们孩子的原生家庭.
现在中国的原生家庭多分为四种模式: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权威型.
专制型家庭模式:
家长对孩子高要求,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会在这样的家庭中,过分压抑自己 ,会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一生可能都缺乏激情,也可能在今后某一天爆发或自杀.
溺爱型家庭模式:溺爱有两种:包办型的溺爱和纵容型的溺爱。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会失去自我.
纵容型溺爱的父母,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会培养出“他人的地狱”和“社会的敌人”,孩子的心中只有自己,他们不尊重父母,轻视别人,也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他们只想肆意而为。
忽视型家庭模式:
这类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冷漠,没有规则,不兑现承诺,不想看到或谈论孩子的负面情绪,父母认为这些都是小事。这类孩子自控能力差,对一切都采取消极的态度,孩子一般比较孤独、爱撒谎、惹人烦、没有归属感、胆小怕事。长大后犯罪的几率会升高.
权威型家庭模式:以身作则,坚持基本原则,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要求要采取一致的态度,不会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并且协助孩子达成目标,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要态度一致,不会以成喜、以败悲。有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面对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要求及时的作出反馈.
原生家庭中的“强迫性重复”。
一次参加(宁波益和心理)张益萍老师的心理课,她现场采访了有孩子的几位学员,他说:“小时候你们和父母起了冲突,是怎样的反应,现在你们与孩子之间起了冲突,你们的孩子的孩子又是怎么样的反应呢?”
学员A:“小的时候爸妈责骂我,我选择沉默,现在我的孩子也是这样,一旦责骂便不再说话。”
学员B:“我小时候爸妈骂我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气愤,于是和他们对骂。现在我的孩子也一直和我对着干,不听我的。”
这是你们说的“命运”,心理学上叫“强迫性重复”。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决定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你无法用眼睛看到孩子被影响,但父母的行为已深深植入孩子的潜意识,父母无意识的灌输了孩子自己的行为模式. 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复刻了父母的行为。
溺爱孩子的父母,爱的其实是童年那个严重缺乏爱的自己。他们把爱投射在孩子身上,以补偿自己可怜巴巴的童年。而被爱过剩的孩子,往往学不会如何付出爱,他们的孩子便重复了祖父母的命运,收获一个无爱的童年。于是溺爱和冷漠在家庭中隔代遗传。
卖个小广告,请看我的下一篇文章。进化爱的方式,找到真爱,识别假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