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正义黎明》的时候,经常提出的一点批评,就是对源材料的使用太过奢侈。那么想像一下,如果将能够撑起至少10年的科幻史诗,疯狂压缩到一部电影的长度,其导致的后果必然也是摧枯拉朽的。
而这就是《千星之城》。
作为欧洲商业电影的旗帜人物,年近60的“十部”大导吕克·贝松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创作欲望。《千星之城》充满了创意斐然和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在千篇一律的好莱坞特效大片的对比下,充满新鲜感的艺术设计显得不仅清新,而且富有活力——仿佛每一次眨眼,都会遗憾错过令人愉悦的视觉体验一样。
那么,一部视效突出的科幻电影,就一定是一部好电影吗?
显然不是。
2012年的《异星战场》投资3亿美元,皮克斯金像奖大导安德鲁·斯坦顿执导,原作也和《千星之城》一样贵为经典,然而全球票房将将持平,可谓损失惨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除了视觉效果以外,无不让人觉得非常熟悉——原作《火星公主》已经发行一个世纪,在这百年中,太多后续的文学和电影作品都化用了其中的情节和点子,反而让原作丧失了初读时的震撼与魅力。
《千星之城》也是如此。
和视效相比,《千星之城》羸弱的剧本几乎就是毫无存在感。而人物介绍的匮乏,如果没有“星际特工”这几个字打底,在影片的大多数时间里,你甚至都搞不懂Valerian到底是个人名,还是一颗行星或一艘飞船。吕克·贝松独立创作的剧本跳跃性太大,成为了各个动作戏之间的过渡和转场,所谓的跨越1975年和28世纪,尤其是1975年的戏份显得毫无必要。
97年的《第五元素》,9千万成本搏回2.6亿的全球票房,顺手捧红了米拉·乔沃维奇;20年后耗资2亿美元的《千星之城》,票房回报率很可能连20年前的水平都达不到。
我们也只能希望,《千星之城》在20年后,也能熬成一部邪典太空歌剧种子选手。
吕克·贝松和他的时尚品味一直处在超越好莱坞和自我超越的程度上,《千星之城》也自然如此——无论是场景、生物还是服化道,影片中几乎没有一个镜头不值得琢磨和品味,在3D的搭配下更加丰满异常。但这些视觉效果并没有很好地转化成故事的一部分,显得华而不实。剧本不过是为了一串又一串的动作戏份找个由头,对白也欠考虑,就像是《星球大战》由英文翻成法文,再重新翻成英文一样。而影射现实的政治腐败与难民危机,则太过浅显和轻薄。
而《千星之城》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出现在吕克·贝松对主角,尤其是男性主角的塑造上。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对传统的男性英雄形象始终兴趣缺缺,甚至不惜破坏男性的既有形象,而硬派且富有智慧的女性角色总是更加瞩目,在故事中也处于更重要的地位。《千星之城》中的韦勒瑞恩的形象应该是勇敢,大胆和应变能力强,但戴恩·德哈恩更像是一个乳臭未干的熊孩子在努力模仿韩·索罗。这已经是娃娃脸的戴恩·德哈恩今年出演的第二个奇怪的男主角了(第一个是《救命解药》),显然他应该在一些规模更小的独立电影中找一找表演的节奏。而卡拉·迪瓦伊的洛瑞琳,显然还分不清面瘫和强硬的区别——不过这也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动作女星=面瘫的逻辑已经存在和歪曲很久了。显而易见地,美貌与胴体是不能自动转化成表演经验的。
要知道,《星际特工》的原作中,两位主人公的年龄要比电影改编得年长得多,这样使得角色之间的互动也更为自然,也更富有魅力。而电影中的愣头青形象,是难以与其身份画上等号的。而两位年轻演员的形象塑造上本就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足以从更为花哨的背景中凸显出来。而克里夫·欧文作为反派角色的水准丧失,更大幅削减了影片在情节和人物上的吸引力。
《千星之城》的视效很酷,艺术设计也的确天马行空。但这并不是一部Discovery频道的28世纪伪纪录片,而是一部应该有着扎实故事和角色的幻想电影。
一上来就走了弯路,车开得再快,也到不了目的地。对比《第五元素》,《千星之城》除了特效上的大幅升级,几乎处处都在开倒车。
从“打造好的视效服务故事”,到“只有好的视效就够了”之间,空缺的还有很多。
眼花缭乱的《千星之城》,和同样野心太大的《木星上行》一样,自我毁灭在了毫无进步的里子上。在特效大片统治银幕的今天,原创的太空歌剧更是一场豪赌——并不是有几艘飞船,有几个外星人就是太空歌剧,更不可能随随便便成为优秀的太空歌剧电影。比起故事和人物,吕克·贝松眼中的太空歌剧,显然只剩下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了。
有着成为一套欧洲《星球大战》的潜力,却偏偏只能做一部再浅薄不过的“爽片”。对吕克·贝松,对观众来说,这都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