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中国大学MOOC上上了一个叫做《细读张爱玲》的课程。
这个课程已经结束了,不过对张爱玲感兴趣的话,或者对民国的社会文化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这个课程,等待下一次开课。这个课程的老师叫杨佳娴,是一位台湾的老师,我觉得台湾腔特别好听。
课程讲了一些张爱玲的介绍,张爱玲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她的很多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还有几篇散文。讲的很细致,分析的也很透彻,听了以后有很大收货。
这门课程的作业是简答题,学生互评,作业提交之后,学员还要评其他同学的作业,至少评七份作业,系统随机发送。你的作业由谁评,也是系统随机发的。
上一次,我感觉一份作业写的太过专业(用专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物),于是我粘贴了一句话到百度上,果然那位同学是抄百度的,于是我给了他零分。
没过多一会,我的邮箱里,收到了一份关于该课程的邮件。这封邮件是关于“标准答案”问题的。
我觉得这封邮件写的特别好,我想一直保存下来。前段时间,我在微信里看到一篇文章,写到《我们大陆欠了学生太多的阅读课》,英语是,语文更是。我们小时候学习写字,一遍一遍的抄写,这本没有错,但是其实可以有更有趣的方法,和抄写相结合。我们汉字是象形文字,学起来应该比印欧语系的语言更有趣一些吧。我们从小学习课文,从小学到初高中,都是零零散散的,这个学期学两首李白,两首杜甫;下个学期再学两首李白,两首杜甫。文章就更是了,学一些零散的选段。我们从来没有成体系过。不管是英文阅读还是中文阅读,精读永远才是硬道理。如果想要大量阅读,了解文化,时事,历史... ...可以精泛结合的阅读,但是精读永远不可少。
零散的选段,无法完全了解一个作家的背景,更加无法了解那位作家写这篇文章时的经历,心境,社会大背景。从而无法从根本上理解一个文体,一个作家,或者一篇文章,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本传记......
我不是说,如果学习鲁迅,我们就必须要把鲁迅所有的经历,所有的作品都读完,都分析了,才算完了。而是要成体系。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阿Q正传》,就把它学完,这么经典的就不要选段,要不干脆不学这篇。我们要学鲁迅,我们到了读鲁迅某一类文章的年纪,那我们就把那一类文章读完,分析完,感受完。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到底哪一类文章不是最重要的,成体系最重要,理解鲁迅最重要,感受那个时代背景,引发思考更是重中之重。
再比如说,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那我们就一口气学下来他的几首山水田园诗,把王维理解的透彻一些,把他的山水田园诗理解的透彻一些。对于他的边塞军旅诗,可以选择一两首,或者编者认为也很重要,可以紧接着,或者以后的学期里,重点学习他的这一类诗。总之,东一首西一首,是无法理解透彻,感悟深刻的。
关于英文,我特别欣赏中南大学的一位老师,她是教大学英语的,她的学生都是厌倦英语的理科学院的学生。但是她一直致力于启发思维,燃起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
她敢于放下教材,放下那些冷冰冰的已经过时又不一定经典的文章。带着学生一起品味真正的书,那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东西,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洗涤处于现在这个浮躁社会的学生们的心灵的文学作品。这需要勇气,这是一个挑战。但是只要有一个人为自己的信念付出了行动,就有希望,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再晚都不算晚。
其实,学习语言,最需要的就是学习文化,学习文学作品,在原汁原味的伟大作品中感受语言,那语言才是有温度的。这也是许多语言大家的观点。
我个人一直疑惑,为什么大学生要学习那么多政治课。我个人认为,不管人处于哪个教育阶段,都不能放弃对母语的学习。即使已经离开了校园。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代的一国,我是对我们的文化有足够的自信。可能我们的汉语永远不能像英语一样成为世界都在学习的语言,但是我们的文化是绝对的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爱国不是口号,不是砸肯德基,也不是毁日本车,更不是侮辱那些去日本旅游留学的国人。我认为爱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爱我们的文化,学习我们的文化,走到哪里都带着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