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今天,忙碌了一天,从闽侯虎峰中学到十八中,我听了四节公开课与两节台湾王绪溢博士的精彩评课,又有了许多新的思考!整理出王博士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弄清隐藏在教学策略背后的想法,让我自己未来的课堂设计与掌控,有更多的期待与设想。
Q:学科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A:今天的几节课后,王博士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数学学科的教学重点是什么?”“英语学科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我们常常把一些教学技巧和方法误当成了学科的教学重点。所以,我也在想:“高中政治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我的学科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能力?”只有当我们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课堂教学的设计才会始终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所有的教学环节才会变得有意义。
Q:二次作答后,没有小组选择B,你会采用哪种教学策略?二次作答后,虽然小组答案基本一致,但全班学生答案依然存在分歧,怎么办?
A:二次作答后,没有小组选择B,而B也不是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跳过不解释。当然,如果这是知识的重点,是需要让全班同学都很清晰掌握的部分,也是后面能力提升中的重要支架,那就有必要请学生来做出解释。二次作答后,如果全班学生的答案依然存在分歧,则可以采用全班讨论的方式,继续引发学习,然后进行三次作答,从而真正实现“透过学生之间的思考碰撞,由学生自己习得某个知识或能力。”
Q:一节课里,设计几个小组活动比较合适?
A:自从我们开始想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时,小组探究活动就进入我们的视野。一节课上,我们每隔一小会儿就让学生们合作活动一下。而事实上,一节课里设计的小组活动不宜超过3个,每个活动应该大于8分钟。如果一个活动只有5分钟,势必是浅尝辄止的,只是徒有其表;如果一个活动可以展开10分钟,老师们就必须去思考如何才能设计出一个长达10分钟的好活动,学生们的思考也会在活动过程中慢慢由浅入深,这样的活动展开,才会带来新的、有意思的课堂生成。
Q:小组讨论的结果呈现,需不需要让学生上台汇报?
A:研究表明,运动优于静坐。所以,当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让学生离开位置,走上讲台,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当学生走上讲时,他很自然地就会吸引班级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他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当然,我们需要给学生们提供汇报的规范,比如“如何介绍自己?”“如何有礼貌地问好与结束?”台湾林欣玫老师将发表汇报的基本格式制作成海报,并粘贴在教室显眼处进行提示。这样一来,每一次节课都给予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孩子们就会如我们期待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Q:小组积分是做什么用的?个人回答可以计入小组得分吗?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小组积分可以课后再给吗?
A:小组积分是小组全体同学共同努力成果的体现。个人表现不应该计入小组得分,否则小组只要靠某个优秀孩子不停表现就够了。小组积分获得的规则应该在课前进行公布,同时要及时给予评定,以在当下鼓励学生们产生更多的良好行为或深入思考。
融合课里的这些事,其实都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想明白的。王博士的评课方式同样也带给我新的启发,我也应该用这样的方式与自己的每节课对话——去思考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设计是否为教学目标服务,思考每一个教学策略背后的真正用意,然后去改进与优化,从而达到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