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一个人的朝圣》中讲述了一个退休的老人哈罗德,在英格兰西南角一个叫金斯布里奇的小镇日复一日过着夫妻疏离、平淡无味的如同复制的生活,一日一个来自远方的信打破了这种生活节奏。信来自英格兰东北角一个叫圣伯纳丁的临终关怀疗养院,是他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女同事的临终告别信。尘封的记忆被打开,多年前这个同事因为替哈罗德背黑锅而被迫远走他乡。二十多年从未联系,哈罗德心中一直隐藏的歉疚和不安随着这个人的即将辞世更加凸显,不善表达的他终究只能写出几句词不达意、不能令自己满意的回复信。在他出门发信的时候,内心的纠结让他走过附近一个个邮筒而最终没有投出信,只是毫无头绪地向远方朋友的方向走去。于是,一场没有任何准备、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开启了。
哈罗德已经六十多岁,退休半年几乎足不出户,腿脚不方便,这次脚上只穿着不适合远行的帆船鞋,身上只有一件防雨的夹克,他没有带旅行必备的地图,没有指南针,甚至连手机都没有带,关于远行需要的任何储备他都没有,就这样开始前行。他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如果他一直向那个方向前行,朋友就不会死。单纯的愿望支撑着他,虽然中途遇到许许多多的磨难,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但哈罗德终究靠信念支撑,走了87天,行走了627里,为自己朋友人生的最后一站送了行,弥补了长久以来压在心中的亏欠,除掉了自己感觉是一个“失败的朋友”的标签。
人在旅途,远离熟悉的生活,过往的日子反而在静寂中一幕幕浮现,哈罗德的心路旅程也随脚下的路一同开启。曾经的他,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儿子,是不成功的丈夫,是缺位的父亲,但在不断的回忆与反思中,他放下了对遗弃自己的父母的怨恨,理清了和妻子冷漠隔阂中自己的过失,认清了由于自己懦弱缺乏自信在孩子的成长中爱的缺失。不停地回忆,不停地反思,途中不断有人给他的启示,身心的长途跋涉,终于让他放下过往的一切,做回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开启新的生活。
读完《一个人的朝圣》后,不由人掩卷深思。
首先,认准了,往前走,后边的一切自有安排。
哈罗德,一个低调内敛的人,他常常把自己放在虚无的位置上,让自己像空气一样存在着。他不善于表达,更不喜欢表现,幼年被母亲抛弃,十六岁被酗酒成性的父亲赶出门,他自卑、懦弱,没有担当,不会和人相处,缺少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如果这样的他,这样的年龄,在接信之后,有一个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他还能走上这条朝圣之路吗?不能!他只是在一种失控的情绪下开始,然后在理性中坚定。中途他有几次都想停下来,他甚至不敢回家做些准备,他知道,一回去,就再没勇气坚持下去了。就这样的他,还是坚持走下来了,并从中获得新生。可见,很多事情,只要你认准了,就必须开始,不要瞻前顾后。很多事情在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臆想各种各样的困难,让那些莫须有的可能阻碍我们的行程;或者不断设计,追求完美,让行程迟迟拖延或者流产。如果哈罗德提前想好他旅途的种种困难,比如老迈有病的腿脚,能不能支撑他走到那里?他走过去对朋友有什么实质帮助?要花多少钱?妻子会不会不愿意?别人会怎样猜测他和那个女同事的关系?或者走去了说什么?怎样解释这么多年的沉默……问题很多,每一个问题都会阻止他的脚步,只有脚迈出去,往前走,所以问题的解决方案自然就来了,似乎冥冥中都有安排。
其次,打破模式,才能改变。
哈罗德从小的遭遇,让他懦弱不敢面对问题,一直让自己蜷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不表达也不会解释,让他和妻子之间陷入一场持久的冷战中,尽管他无数次想打破这种僵局,却一直被惯常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挟裹着,不知道怎样下手,怎样表达,一直心中还有对方的两个人就在这种僵持中互相折磨,重复着冷漠的生活。一封信打破常规,哈罗德离家,距离让两个人在回忆中反思,审视自己,审视对方,重新定位彼此的关系。妻子莫琳由于儿子戴维离去的痛苦折磨,把愤怒转嫁给哈罗德,在哈罗德不在的日子里,她从一本本相册和回忆中发现,哈罗德是爱孩子的,是她偏执了。哈罗德也在旅途回忆中,回忆起和莫琳一起的快乐时光,发现没有她他就对这世界无可适从……他们在距离中解开心结,和好如初。空间距离拉近了心的距离。
一个人的朝圣,是哈罗德的朝圣之旅,也是每一个读者心灵的朝圣,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也是这本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