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一篇文章很火,《北京有两千万人在假装生活》。头条上,朋友圈,公众号上还有不少因为这个热点催生的爆文,比如说什么《北京有两千万人在认真的生活》、《不优秀的人在哪生活都是假装》等等这样的姊妹篇。
有时候吧,每次看完这样的文章真心觉得自己要开始改变了,但是“我真的想改变,但是我很懒”这样的心态让自己依旧停滞不前,
所以,在我们还在争论北京的两千万人有没有在认真地生活或者是他们每天在假装生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在为自己的不作为的心态买单,因为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用“争论”这个行为的本身来证明我们也在为自己的未来下定决心!
有的人沉浸在自己世界中太深,就会觉得自己身边的一亩三分地就是世界的全部,就像是井底之蛙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知道外面很精彩,但是我们不愿意跳出去,而井底的青蛙是不愿意相信外面的世界很广阔,
杨绛老先生有句话就说过: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
于是,我们翻转头想一想,我们跳出这个问题的本身,我们觉得争论本身有意义吗?
我们这段时间好像就有不少的案例举证出“读书无用论”、“阶级固化论”、因为我们从来近些年的高考状元的分布比例,寒门学子的比例在减少,而有背景的学子他们可以接触到的无论是眼界,思维还是更多的资源,我们似乎好像被告诉“你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
说道中国的阶级分化,就不得不提就是印度了,我们初中时期历史书上就学过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虽然时代的进步,印度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根治在印度人思想最深处的制度依旧存在,
当还存在着我们之前不知道的还有第五类"untounchables",在这类不可接触的人群中,他们又有怎样的一番境遇,或者说他们还有梦想吗?
前段时间大火的《摔跤吧,爸爸》就是这样成功的案例,一个爸爸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世界冠军,但这终究是个案,个例,这只是在一个家庭中,
在印度的第五类人群中的女性他们的境遇会更加悲惨,她们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权力,她们也没有更多的权力去知道自己有什么权益要归属自己,她们这样的人群可以用教育改她们吗?来改变这些女孩的生活,从而改变整个社会呢?
如何能在大范围内实现耗时十几年的教育实验,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一个不知道未来到底会怎么的工程,是不是能真的帮助寒门学子真正的摆脱资源的限制,视野的局限!
说实话,当我们还在纠结的时候,我们已经比别人生活的好的太多!你丧气的每一天,是世界上很多的人渴望过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