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大师汪曾祺的代表作《受戒》,最近几天,总在反复回味其结尾。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仔细读两遍,内心充满阅读的快感和喜悦,仿佛重回童年时代。恨不得逐字逐句欣赏。
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
“芦花才吐新穗。”这一句的标点,作者用的是句号。如果是我们来写的话,在“紫灰色的芦穗”与“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之间,我们很可能用逗号来连接。
如果不是我刻意解读,我觉得这个句号是作者有意为之。看汪曾祺的其他作品,同样有这样的特点。他喜欢用短句,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地方,就尽量用句号。这样写作,给人一种简洁利落的感觉,不拖沓。
新鲜巧妙的比喻
文中有两处比喻,写得很妙。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这个比喻,有视觉,有触觉,描写具体而丰满。
首先,形容芦穗的颜色,用了“紫灰色”。一般我们在写作时,用到的颜色,大多是传统色彩名录里的现成词汇。如描写青色,我们会用“青白”、“豆青”、“藏青”等。但在张爱玲的《金锁记》里,我们却可以找到“雪青”、“竹根青”、“佛青”这样的词汇,这是什么颜色?是不是有一种很新鲜的感觉?
《受戒》里的“紫灰色”,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作家的创造在里面(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其次,“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描写的是触感,从另一个维度,丰满了芦穗的描写。
“像一串丝线”与前面的“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结合起来,比喻非常贴切形象,将丝线的颜色和触感都描写出来了,一串银丝线浮现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
第二个比喻——“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
见过红蜡烛的人,在头脑中可以类比一下。圆柱形的蒲棒,确实和蜡烛很像,只不过,蒲棒相比我们小时候常用的蜡烛,稍短一些。作者用了一个“小”字。在逻辑上缩小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差异,提高了相似性,让人信服。又通过这个“小”字,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搭配了全文的文风。
节奏感
“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
停下来,回头重读一遍。有没有一种节奏感?“噔噔哒——噔噔哒——噔噔噔噔——噔噔哒”。
很有带入感。读着读着,身体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动起来。就像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一样。随着唐伯虎对身世的描述,连同秋香和华夫人在内,所有的人,都脖子一伸一伸地跟着动起来。
文章还有一处有节奏感的地方——“扑鲁鲁鲁飞远了。”
试着把“扑鲁鲁鲁飞远了”去掉一个“鲁”字,改成“扑鲁鲁飞远了”。是不是意味和节奏感就差了很多?仅一字之差,节奏和意味就没了。
动静结合的描写
前面都是静景的描写。最后来一句——“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这段结尾有92个字,前面71个字写静景,最后21个字动了起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咚”的一声,水花溅起,水纹在水面四散开去。
整个文章,生动起来。
画龙点睛的结尾
把这个结尾放回小说中去,从头读到尾,更感觉结尾写得好。
前面写的大都是明海和小英子的日常,结尾把两个人放进芦花荡,用一句“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来结尾。
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副远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儿,背对镜头,摇着小撸,在一片宽阔的芦花荡中渐渐远去。
不仅画面感十足,还让读者忍不住遐想:两个人后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受戒》的这个结尾。有颜色、有触感、有节奏,有静、有动,画面感十足。通篇读下来,到结尾处,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写得看似轻松有趣,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内功。
读书,有时候需要一种轻松随意的阅读体验,无需过分解读。
又有时候,遇到好文章,就像完成了一场愉悦的旅程,吃到了一顿美味的大餐,让人忍不住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