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吹灭了29岁的生日蜡烛,感觉30岁就已经呈现在自己的眼前。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有谁能不畏将来,有谁能不念过去,只希望自己心中的灯火依然敞亮。
我心中的灯火其实就是说的梦想。梦想在我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迹可循,它在心间涌动,让人精神抖擞又充满无限的遐想。
奔三迫近,突然才发现自己有那么一丝惶恐,那些青春年少有过的梦想还都没能好好去实现,而消逝的时光却再也找不回了。
仍然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问我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我说我想学鲁迅,成为一名作家。
于是,学习之余我坚持每天写一首诗练笔,我很拼命很努力地去写文章给杂志社投稿,但都石沉大海,有去无回。终于有一次征文比赛得了三等奖,我却没能领到属于我的奖状,原因是想要领奖就要先交费,好不容易等到一点希望,结果却只是空欢喜。
有那么一阵子,我总怀疑我自己是不是能力也就这样了,为什么我自己觉得很努力却总没有得到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惊喜。
后来,我想通了,我觉得我没有天赋异禀,我可能才华有限,那不如通过学习好好深造一下自己,于是我想着如果考大学,我就填报我喜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开始发愤图强,挑灯夜读,结果,高考发挥失常,成绩远远低于预期,最终选择的专业变成了完全陌生的市场营销,我心生迷惘,突然一下子感觉到了梦想离我的距离已经愈发遥远。
曾经我也自诩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深藏内心的懦弱与自卑;曾经我也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豪情万丈,激情满怀,但现实的打脸却总显得那么讽刺无情。
在大学里,我提醒自己,要好好磨砺和改正下自己孤僻的性格。通过参加演讲比赛我试着放下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胆怯与羞涩,也因此我得以参加了学校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我得到了一次机会,主编了一本系部的文学刊物,在努力克服了诸如初始经费、文稿征集的重重困难后,刊物得以在校内发行,发行当天,我把样刊紧紧搂在怀里,仿佛在我怀里的就是一整个美好的世界。
我当时安慰自己:虽然我没有写出过像样的文章,也没写出过动情的故事,但总算也过了把主编的瘾,虽然我资质平庸但也许努力一下这本寄托着我梦想的刊物没准可以永远发行下去。
但事实却说明我的安慰也许只能是安慰。就像有些人,就算你用尽全身力气你也未必追的上;就像有些梦想,你为之付出所有,到头来你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消亡,而你根本无能为力。
我的努力的确没能让刊物持续做下去,只发行了短短两期就因为经费紧张不得不取消,我很懊恼,但也不得不接受,因为这就是绕不开的现实。
后来,我渐渐明白我其实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也许我的才华不能够撑起我的梦想,我或许就应该过平凡的生活,但我却无法阻止自己把一切想得太美好,就像我人生中的第一份爱情。
我和她有着相同的爱好,每次总感觉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我们走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在操场我们一起仰望星空,一起默默许愿,盘算着毕业憧憬着未来。
过去曾天真地以为一牵手就是永远,曾以为快乐的激情能够一直相随,但爱情也会有很多坏情绪,因为自己的怯弱与无知,因为自己骨子里的自卑感,矛盾在我身上聚集,使我和她在感情的路上开始磕磕绊绊,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分道扬镳。后来,我喜欢听陈升唱歌,就像他在歌里唱的那样:黄粱一梦二十年,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
及后,毕业实习,我又重燃梦想,甚至不惜放弃了还算不错的银行工作机会。有一段时间,我就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努力地写稿,我就想做我喜欢做的事情,不去做我始终觉得心有不甘,我沉浸在自己的设想里,无法自拔。
但渐渐地我发现,靠这些零零散散的稿费,我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了问题,我根本养不活我自己。我突然意识到:如果连谋生都满足不了,希望与梦想也只是多余。
我终于还是找了一份工作,收入还算满意。出门面试的时候,我特意照了照镜子,我依然还是我自己,瘦瘦的,一脸书生气,普通得走出去就会淹没在人海里,我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没有成为作家。
但我明白我要好好活着,在平凡的生活里我依然可以享受我想要的一切,我喜欢踢球,但我不一定要成为C罗;我可以奔跑,但我干嘛非要超越博尔特,我就是我自己,哪怕是最普通的一个。我不否定自己的梦想,因为这就是最真实的自己;但我也会很努力,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比之前变得越来越好,过得也越来越好。
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