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公众号,讲的是某综艺上嘉宾姜文讲述人生中失败的事情就是与母亲的关系,母亲从来都没有夸奖过他,哪怕他取得了好的成绩,考上了中戏,母亲也不表露一点点的欣慰和满意。他说其实自己一直是不自信的,即便是获得影帝功成名就,也无法改变骨子里从小形成的自卑。这个故事让我想到“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特别优秀,健康聪明独立,而‘自己的孩子’总会在某方面不足,而这方面的不足被无限放大。中国的父母似乎很喜欢“打压式”的教育或者说是不善于正确的表达爱意,口头禅则是“我这一切都是为你好”,还好,如今的家长都已经意识到“打压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感触比较深的是在教育行业的几年里,我看到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吝啬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深知从小培养孩子自信心和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今天我听了Dr.魏的一段音频:夸奖孩子的三种模式。讲的非常好,写出来跟各位家长探讨分享。相信有父母会困惑同样是从小夸赞孩子,为什么有些孩子遇到挫折会轻易放弃,有些孩子却能有勇气不断尝试呢?说好的“表扬孩子培养自信心”呢?怎么不管用了呢。其实,问题不在于表扬本身,而在于表扬的内容。
Dr.魏介绍了2种心智模式:固定型心智模式和成长型心智模式。不同的夸奖方式给孩子灌输了不同的心智模式。什么是固定型心智模式?即孩子认为自己的智力,能力,品质是由先天决定的,后天改变余地不大。什么样的夸奖内容会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认知呢,比如夸孩子成绩好是聪明,这会让孩子关注到学的好只是因为天生的智力高,而不是后天的努力,这样的认知会让孩子盲目自信同时抗挫折能力差,在遇到失败时放弃再次尝试,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已经失败则证明自己无力完成,久而久之也就更加不自信了,更倾向于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而不愿意去接受挑战。成长型心智模式则恰恰相反,孩子认为人的智力,能力和品质虽然有先天成分,但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比如学的好是因为经常练习,这是在暗示孩子我夸你是因为你的努力和勤奋,你的努力和勤奋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成功。这样的认知让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更倾向于接受高的挑战提高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也就更加自信了。
夸孩子也是有大学问,总结下来,首先我们表扬努力,而不是聪明,夸聪明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只会让他躲避挑战、轻易放弃;其次要表扬过程,比如做数学题,不急着表扬对了几题,而是表扬做题的方法和过程,在孩子遇到挑战时,提醒孩子把重点放在与困难搏斗的过程上;最后要表扬成长,而非表现,比如弹钢琴,不建议说“这首曲子弹的真棒”,而是“这次弹的比上次有进步,某个地方纠正过来了”,这种表扬是在帮助孩子建立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习惯。这才是真正关系他一生成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