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的枕畔常置一本《红楼梦》,随意一节阅之,便充满欣悦。倒不是说别的书都不好,而是经历岁月,明白了一个道理: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能滋养生命的也就那么一两本而已。
就好像有一桌满汉全席,摆满了山珍海味,年轻时恨不能全部吞下去,眼中充溢的全是贪婪和欲望。
而今看来,控制在七分饱最好,留些持久的怀念,让余味绵延不绝!
和《红楼梦》相伴的时光,涵盖了我的精神成长史。
少年时读此书,跳着读,眼中只有宝黛两个人,人名是记不全的,人物关系也是混乱的,贾珍、贾赦、贾琏、贾政等人全是面目模糊,混成一片。自然无法欣赏到书中妙处,随意翻翻,我便掷向一边。
青年时,读到了一些热闹的场面:吃喝玩乐、喜怒哀乐、诗情画意、悲欢离合。
人生五大事:生、死、爱、吃、睡,曹公写得诗意浪漫,像是漫步在桃花源中,看不尽的桃红柳绿,听不完的赏心乐事,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看啊!
神瑛侍者,衔玉下凡;绛珠仙草,以泪报恩。——这是生!
昨日黄土陇中(头)埋(送)白骨,今宵红绡(灯)帐底卧鸳鸯。——这是死!
死了化灰,未若化烟,烟尚凝固,风吹四散。——这是爱!
鹿肉大宴、梅雪泡茶、乌木银箸、桂花粉糕。——这是吃!
黛玉合目安睡,湘云青丝枕畔,宝玉梦游仙境。——这是睡!
年岁渐增,兴趣渐移。读到的是世态炎凉,人生无常。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繁花似锦亦不过如鸟栖枝头,一轰四散。
“飞鸟各投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那是悬在人头顶上的命运之剑。
于是,更多了一份悲悯情怀。读刘姥姥时,觉得最生动的地方不再是大观园内“丑角”的扮演,而是她进贾府时“山路十八弯”的周旋,求乞时“未语脸先飞红”的羞耻,离开时“千恩万谢”的念佛。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细节,忽又跳入眼中。因为懂得,所以看见。
也突然理解了袭人做姨娘的想法,以及为之上下求索的卑微姿态。阶层的跨越难比登天,袭人是在家中爹娘穷得快被饿死时被卖到贾府做丫鬟的,前后生活对比,可不就是地狱与天堂?
委屈心意,向世界妥协,达成自己的欲望,这是生存的本能啊!然而,又为她叹息,这个姑娘,她可曾随心所欲地为自己活过?身为一个不屈不挠向上攀爬者,当一切愿望达成,回看那些忍痛阉割掉的本真,是否也会有顾影自怜的伤感?
由此,就凸显了晴雯存在的意义。晴雯像一面镜子,让读者看到在成长过程中漏洞百出的自己。长大了,成熟了,没有棱角了,懂得妥协了,何处安放义无反顾的真挚情感呢?
渐渐地,不再迷信权威。
文学史上说宝黛二人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在我看来,不全是那回事。当着宝玉的面,王夫人把病了四五天,奄奄弱息的晴雯赶出怡红院,宝玉眼睁睁地看着,屁都不敢放一声。抄检大观园,探春和惜春,都做出了大动作的反应,唯有林黛玉自始至终没有发声,一张利嘴比刀子还尖的林妹妹哪里去了?
与其说二人是叛逆者,不如说他们是天外客。一个是青埂峰下的顽石,一个是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他们怀着大痴情来这世间走一遭,却失望极了。
他们迟钝着功名利禄,眼中只有真善美,却又无力改变。他们灵魂中镌刻着孤独和悲伤,最终逃离红尘,从何方来,魂归何处。
(本文节选自新书《一曲流水红颜寞——红楼梦中的多面人性》序言)
各位亲爱的简友们:
❤️《一曲流水红颜寞——红楼梦中的多样人性》在全网均有销售,当当文评类新书第1名。
❤️贝交易平台有手签版,共需300贝,欢迎大家选购。贝平台网址:https://www.jianshubei.com/
❤️阅读《一曲流水红颜寞——红楼梦中的多面人性》这本书的书评活动继续进行,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投稿地点:春风读书会
❤️凡是购买新书《一曲流水红颜寞——红楼梦中的多样人性》,截图购买记录发在这篇评论区,春风赠送50贝。
❤️凡是想加入春风读书会的简友们,简信我。免费,纯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