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乡土本色:一个礼俗社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土”是他们的命根,他们在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在农业聚落,即乡村形成之后,由于人口缺乏流动性,农村生活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熟悉的人,熟悉的土地,熟悉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这种重复性,使得以农业为生的中国基层社会区别于游牧和工业,形成一种居有定所的文化。
同时,这种不流动性也造成了任何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它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形成了礼俗社会,并在这里得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他是习得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在这种强烈的“熟悉性”下,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与重承诺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乡土社会中,人们因彼此熟悉而相互信任,人与人的关系并不需要契约来保障。契约的强制只能滥觞于陌生人的关系之中。于是乡土社会逐渐演化为一个礼俗社会,而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
同样的,在熟悉的环境下,人与物的关系基于熟悉而产生个别、具体的经验,这个别、具体的经验足以解决乡土生产中的问题,因而乡土社会的生产中很少需要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普遍原则。
农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熟悉”而成为“俗”,常“习”之。这些“俗”因熟悉和信任而毋须以契约来固化,于是形成所谓的乡土本色:一个礼俗社会。
礼俗社会【Gemeinschaft】:有机的团结;没有具体目标,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法理社会【Gesellschaft】:机械的团结;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Chapter 2】 文字下乡: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
文字下乡运动,似乎是由于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乡土社会中农人多为文盲,为传递文明而推动识文断字。其实文字的功用在于传情达意,以固定的象征体系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文字并非传情达意的唯一方式,声音、表情、动作同样可以被赋予特别的含义而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表达、交流方式。当空间的阻隔导致人们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文字的作用才凸现。如果空间的阻断不成为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面对面地彼此交流时,文字就不是交流的唯一方式,甚至是一种交流的累赘,因为人们很少选择现场写字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而声音、动作、表情却可以进行准确、生动的交流。此外,“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在当时当地的记录,换在异时异地的角度去看,就可能词不达意,这是个无可补救的缺陷。
乡土社会是Face to face group,它的特点之一就是空间相对封闭,人们可以经常见面,于是交流上使用文字也就不多,使用声音、表情、动作来直接交流更符合乡土生活的特性。所以乡土缺乏文字普及,并不是因为乡村“不文明”,而是因为“非文字”的交流途径是乡村生活自然演进的结果。直接的交流远比间接交流更为实用。
因此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而能传的情达的意还是有限的,它不符合于乡村的基本现实。
愚:文盲,不识字。
面对面的社群:生活上互相合作而且天天见面的一群人。
特殊语言:非文字性的,可以用来传情达意的语言,如表情、肢体语言、行话等。
【Chapter 3】 再论文字下乡:口口相传的乡土中国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社会的集体文化需要积累和传承,途径就是所谓“时间的桥梁——记忆”。记忆的完成,在乡土社会中,靠以声音表达的词语,而不需要文字就能完成,这是口口相传的方式。乡土社会中的人,世代间的生活形态差异不大,人生经验更多的是一种反复,每一代都是相似的周而复始的生活历程。整个乡土社会由于相对的封闭性,社会文化的变迁不大,乡村生活简单而重复,文化的积累靠语言足以传递。
乡土社会的静态性,世代经验的重复性,使得乡土文化的总量相对有限,传承靠口口相传足以完成,没有用文字来完成传承的普遍需要。只有乡土社会发生变化,社会文化急遽变迁时,才会真正产生文字下乡的需求。
时间阻隔: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
记忆:“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事实上,在当前很难预测将来之用,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又是这过程非常吃力,所以成为“苦忆”。
文化: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Chapter 4】 差序格局:区别于团体格局,以己为中心的推浪格局
本章从中国乡村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私”写起,表明中国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中心意识。
在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团体划分。团体界限分明,团体内的人享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团体外的人与此无关。这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格局,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团体格局”。在东方传统社会下,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呈现为另一种格局,费孝通先生将之概括为“差序格局”。所谓差序格局,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呈现为重叠交错的人际网络,这个网络以个人为中心,是以血缘或地缘关系为原则而延展出的同心圆体系,中心势力越强,同心圆的层次和范围就越广,与其他同心圆的交错重叠也越多,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简单说,差序格局就是一个以己为中心的推浪格局。 这个格局可大可小,具有伸缩能力。与西方社会争权利不同,我们这里是攀关系,讲交情。
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是有区别的,前者界限模糊,后者界限分明;前者信奉自我主义,后者信奉个人主义;前者以自我为中心,具体的、界限分明的只有己,克己乃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后者讲求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界限分明的是团体,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团体亦不能侵犯个人的权利。团体格局体现为很强的组织性,差序格局表现出很大的分散性。“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限从来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
在这种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退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私:由于缺乏对“公”的共识,而每个人对“公”与“私”划分的伸缩性又极强,所以很难对“私”的评价做界定。
团体:用捆柴来打比方,只指由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
团体格局:如同一捆捆、一扎扎、一把把柴火摆在一起。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
亲属关系: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伦: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差序格局:同“伦”,即以“己”为中心,通过有差等的次序和一根根私人联系而构成的网络。
个人主义: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力上控制个人。
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具有相对性和伸缩性。
【Chapter 5】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道德观念的一百种模式
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划分可以理解为“团体格局”,西方道德观念就建筑在团体与个人关系结构的基础上。在团体内,每一成员人人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个人不能侵犯团体和他人的利益,团体也不能侵害个人的利益。团体能够存在的前提就是团体必须是超越个人的“实在”,由此团体道德的核心就是权利的观念,即团体内人人生而平等,同时团体不应侵害个人,并由此引发宪法的观念。西方道德体系中的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来自于西方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结构格局——团体格局。
东方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外推构成的一根根私人联系网络,团体的影响微乎其微。由此乡土社会难以产生团体道德,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在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中,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这里的道德以私人关系为基础。乡土社会中的道德和法律须依据私人间的关系亲疏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乡土社会缺乏“团体”,也就难以产生“团体”的道德;由于团体乃是超越个人的“实在”,乡土社会也就没有产生什么“超人”的道德。宗教就是一种“超人”的道德体系,而乡土社会呈现为一个非宗教的社会。在乡土社会统领所有道德的“仁”是模糊的,不能理解为 “超人”道德,内涵模糊的“仁”与界限不分明的“天下”,是乡土社会的特点。在乡土中国,“仁”的探讨不在宗教而在哲学,所以乡土社会虽非宗教社会,却是一个哲学社会。
道德观念: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p30
代理者:团体格局社会中,执行团体意志的人。
社群:一切有组织的人群,把社群来代替普通所谓团体。
【Chapter 6】 家族:一个事业组织
西洋的家庭是团体性社群,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是由亲子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结构,生育是功能。西洋家庭里夫妇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情感是凝合的力量,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成年即离开这团体,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由其他团体来承担,不在家庭的功能分内。
乡土社会的家庭呈现出很强的差序格局的特性。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成员不限于亲子,可以依需要而以一定的原则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该原则就是沿父系单系传递,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人类学认为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组成的社群即氏族,乡土社会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称为家族。家族有生育的功能,亦可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家族由于承担这些功能,功能是长期的,他就必须是绵续性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也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这种绵续性事业组织凝合的基础不是两性情感,而是家族事业的需求。家族的主轴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成了配轴,感情服从于事业性纪律,夫妇相敬,亲子间服从和负责等。家族中的家法排斥私情的宽容。
中西家庭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这种差异,使得中国人在家庭情感上尤其是在两性情感间有着矜持与保留,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决定了这一切,费孝通先生因此认为,家庭之间男女之间的隔离,是由于他们把生育之外的很多功能拉入了家庭关系中引起的后果。
社会圈子:差序格局中的基本社群,相当于“小家族”。
事业组织:用来形容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族或家庭。在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上具有绵延性,主轴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这两轴都被事业的需要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与纪律相对照的普通感情)。
生活堡垒:用来形容西洋家庭团体。此类家庭里,夫妇是主轴,共同经营生育事物,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家庭是其获取生活安慰的中心;子女是配角,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也都不是家庭的分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