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们国机励志学校建校已三年多,三年以来,虽无惊涛骇浪,但也坎坷颠簸。今天,万幸站在这里,将我们学校所思、所行、所得、所惑,向在座各位汇报和请教。
我校是一所贫困学生为主体的学校,有着来自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办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四千多名学生,在这里,我不是想说我们的学生们各种“差”,只是想说,面对现实,我们只能从“0”起步,承担起责任,担负起使命,不好高骛远,需要脚踏实地,努力让孩子们爱上读书,热爱生活,乐于表达,认真写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特别普通,但倾注了全体励志人的所有热情。
一、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
这句话是一位老师跟我说的。普通老师所思所想,校长殚精竭虑创设条件,教研室安排要求,这些高度契合,还有无法办成的事吗?
我们学校做了以下几方面,来养成孩子阅读习惯。
1.创设条件,让环境氤氲书香
学校最先装备的功能室就是图书室、阅览室。本期,在学校原有6万册书的基础上,学校节衣缩食,集中采购了一批新教育推荐的中小学生书籍,加上爱心人士捐赠,目前,图书室藏书达到近20万册,在校中小学生人均达到30册左右。 我们在每个班级办了图书角,学校统一购置了班级书架。配发了绿植,布置了班级文化。图书室每期配发各班图书100册,定期更换。每学期更换一次。学校绿化带和部分区域安装了石质桌椅,还在校园平台花园设置了两个读书廊亭,并铺上草坪安装了桌椅。 在校园建筑物,走廊和教室等墙壁等区域安装了“书香校园”的各种标语口号和文化版面,以营造读书氛围。展示师生成果。
2.多种渠道,让校园传递书香
首先,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一名老师和一名学生发言,讲述自己阅读故事,因此“阅读”和“养成教育”是每周升旗的永恒不变的主题。其次,我们从“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出发,按照“扶贫、扶志、扶智”的总体要求,提炼出“真爱无声、择善而行”的校训,设计主题文化墙,提炼关键词,在不同的楼层设置不同的主题,把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一句句诗。系统解读“有善心、懂感恩、讲文明、爱生活、会学习、知上进”的培养目标。一座座读书亭,一个个诗意的班级文化,一个个独具匠心的班级图书角;还有藏书数十万的窗明几净的图书室;温馨的阅览室……它们处处散发出和谐温馨的人文气息,浓郁的书香在校园里飘荡。阅读,是摆脱平庸的过程。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唯有读书。读书的人,因知识的无限,更感到自己的渺小,才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敬畏,因敬畏而变得可爱。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生命,在阅读中厚重;让灵魂,在书香中丰盈。
3.丰富活动,让校园点亮书香
读书在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自校长到老师、再到学生都在读书。每周日学生到校,都会自觉进教室借阅图书角的课外书进行阅读,一个小时的自读时间,学生总是意犹未尽。校长每周例会都进行读书分享,老师把书带进教室,和学生一起读书,每周一次集体到图书阅览室上课的安排,师生都和过节一样高兴。每月一次优秀阅读记录卡或读书心得评比,已经坚持了一年。学校已经出了三期校刊《阳光》,第四期正在辑录中,完全是本校师生作品。每周背一首诗词,落实检查,进行积分,半学期集体展示一次,是为“每周一诵”。
班级还开展了“亲子共读”,老师与学生一起共读一本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共享读书乐趣,相互推荐好书。与学生共同完成书签制作、办手抄报,填写课外阅读记录卡等。让孩子带动家长,丰厚孩子的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
我校每年都要举行大型读书活动,师生读书已成为我们最美的姿态和最高贵的追求。励志、读书是开展读书活动的主题。励志报告会、师生经典诵读、每期经典课文诵读大赛、教师“三字一话”基本功比赛、光影斑斓艺术节、戏曲进校园……
4.校本课程,让校园溢满书香
学校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彰显学校特色。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在此基础上,每班坚持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每天坚持入校即读。阅读有指导,读后有测试。
为了更好地打造学生与经典近距离对话的平台,我校结合几年来国学教育实践中的收获与感悟,我们选取典籍精华,编写了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上下册)、《小实验大学问》、《美文欣赏》、《心理健康教育》、《大孝群雕》、《小家乡大祖国》、《小故事大道理》……
二、小故事,大道理
故事从是孩子成长的最佳伙伴。特别对于我校小学部学生来说,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学习能力,更需要故事来润泽心灵。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又内涵深远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让人真正感受到“道不远人”的魅力。只有在那种能够体察和关注别人命运的心灵里才会产生真正的爱。更好践行我校“真爱无声,择善而行”的校训。
1.上行下效,润物无声
我们校长就特别主张在群体教育中“少谈大道理,多讲小故事”,每逢学生集会,散学典礼、开学典礼、表彰大会、家长会,都会用一个个故事,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远比一般说教更有影响力。上行下效,老师们上课讲故事也信手拈来,语文课上,四年级钱老师讲《暮江吟》作者白居易年轻时到长安求取功名,元稹调侃,此地价贵,白居不易;数学课上,五年级游老师讲循环小数,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2.提高认识,重视学生讲故事能力发展
在我校,讲故事比赛是对语文教学的延伸,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品牌项目,既是教学业务常规工作,也是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故事有生动典型的形象,能唤起人审美的愉悦;故事有自由解读的空间,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明确各班语文老师为学生讲故事辅导老师。如果我们每一个老师,每一位家长如果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把握好 “讲什么”和“怎么讲”这两个问题,一定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的。
3.把讲故事作为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每周三,课外活动时间,是各班评选出班级本周“故事大王”时间,每班都在上演“争霸赛”。 每月,各班都要举行一次班级讲故事比赛,评出班级故事大王,选拔参加校级比赛。每学期,智育处都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小故事大道理”讲故事比赛,对获奖选手进行鼓励,并作为学期末学生多元化评价的一部分。每学年,学校德育处组织学校“光影斑斓”艺术节,都把小学生讲故事作为一个展示专题,进行公开展示,国机励志学校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现在,课余活动的边角时间,就有班级学生自发能组织讲故事。把任务变成一种兴趣,不是让我们最欣慰的事吗?
三、让学生在日记中学会表达
1.感人的朋友圈
翻看朋友圈,最感动的是看到老师们发布的学生写的日记,有的讲起自己的家庭让人落泪;有的表达自己的感恩让人心酸;有的表达对老师的感谢让人动容;有的讲起自己的小幸福让人会心一笑。可能日记上已经让老师修正的面目全非,也有可能老师的评语比学生的日记还长,看到孩子们学会接受爱、表达爱,不是更快乐的事吗?我们的教育,不就是让学生改变吗?
2.制度保障,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严格按照县教研室要求,把3-6年级写日记作为教学常规内容进行检查、展示、评比。纳入每月教学常规检查。同时循序渐进,各年级要求不同的基础上,各班语文老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合理安排。三年级刚开始写日记,有的洋洋洒洒一大页,也有寥寥几句话,还允许他们写不清楚的可以用图配文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集中训练一个星期,让学生学会写日记。 孩子会写日记了,还得让他们追求写出好的日记。作为刚接触作文训练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规定日记篇数是有难度的,如果失败的次数太多,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也会让他们养成坏的行文习惯。比如有的班级上准备了一个班级流动日记本,让学生轮流写班级日记。先选择的是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每天让一位同学记录下班级、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每天语文课前几分钟让该生来朗读她写的班级日记。写作者在大家的掌声中获得了肯定,听众们有了范例的指引,也知道了写出怎样层次的日记才受大家欢迎。四年级可以加量了,要求他们每周写两篇日记,课前朗读接力日记和个人日记的惯例继续保留,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锻炼自己。 到五、六年级时,可以要求他们一周写3篇日记,能给老师看的,在上面画上一只眼睛。 尽管做了很多工作,孩子们的写作水平确实在日记中得到了提升,但班上也不是人人都喜欢写日记,所以老师会用评语跟学生感情交流,会出现评语比日记还长的事例。每周一课外活动时间,是各班进行上周日记总结评讲的时间,学生展示、老师评点、修正示例。每月一次日记校级评选,看出了学生的努力和改变,看出了老师的辛苦与付出。
四、真爱无声,择善而行
我校5.5班有一名学生叫张中慧,我们看着她的照片,谁也不会想到,2016年建校时她开到我校,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智力残疾学生,各科总分不超过5分,刚入班到2.2班第一天被一名小男孩打哭了,理由是她笑起来好吓人。过去3年多,一点一点改变,我们看到了她现在的样子,终有一天,她会变成人生最好的样子。虽然她的学习成绩远远称不上优秀,但看到她眼里闪烁的光芒,我们老师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们做的所有事情,不就是让学生改变和发展吗?这更是我们教育想要的样子。
希望将来某一天,曾经在励志濡染过学子,改变自己人生,承载过他们梦想的学校和老师,就像脚下走过的沙地,他们也许记不起一粒粒沙子了,而他们飞奔而过的沙子,却永远记得那一只只脚掌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