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想了好几天,从断更那天开始写,直到今天才算把它码完。
01
前几天傍晚去教室,时间将近八点了。在路上低头看手机的空,听到几句乡音很重的普通话:
“同学知道该去哪里报道吗”
抬头看,是一个矮矮胖胖的大叔背着个包,在跟两个女生问路。身后跟着妻子和拉着箱子高一头的男孩。那天是新生来学校注册报道的日子。
“你们是来报道的吗”一个女生小声问道,
“是啊”
“现在已经很晚了,你们还是先找宿舍吧”
后面我就没有再听,赶去教室了。
可能是家离学校很远很远,可能是路上出了些小问题,也可能是没卡好时间,才导致到学校已经天黑了。可惜,报道的摊子都撤了,领路的志愿者也不见了。
我见过夜晚到学校的,未遇见过晚上到学校报道的。
接下来,这一家三口可能要一路找到宿舍,联系代班,匆匆忙忙收拾宿舍,爬上爬下整理床铺,再匆匆忙忙吃一顿晚饭,可能会找一家宾馆暂时休息一下,也可能会连夜赶回。
不想去想,他们离开的时候是怎样的。
尽管奔波忙碌了这么久,至少,他们心里应该是骄傲并开心的。
当天迎新的时候,一个做志愿者的朋友说,今年怎么感觉家长比新生还多,今年明显人要多啊。好多都是一整个家出动,大包小包,端着盆提着箱子。
他们坐在路边,坐在树荫下,拿着学院发的单页等着孩子,或与旁人扯几句,问问你家孩子是哪个系我家孩子是学什么的。
02
想起来去年我开学的时候,我爸送我来上学。
走的时候只简简单单几句话,“我回去了,你也回宿舍吧”
我只点点头就回了宿舍。大概半小时后我爸打电话过来:在大学要把学习搞好,跟同学处理好关系,也要照顾好自己,你箱子里你妈给你多放了几件衣服,别只顾着好看,冷的时候要知道穿。没钱了就给我说声。
他不管我听没听,只顾自己说,末了说:“有什么事给家里打电话”
这些话他都没有当面给我说。
我不知道该回些什么,只回应”知道啦知道啦“
初进大学的时候,心里满是对新生活的期许,对新环境的规划。想着加什么社团,想着学校附近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想着什么时候跟老同学约一次。就没有想着跟家里通个电话,问爸妈一声好。
03
舍友提起过,去他年刚来的时候,他爸帮他打点好一切以后,带他去餐厅吃饭。吃饭的时候,他爸忽然起身去一个窗口问:有没有酒卖。
舍友有点生气:身体不好还总喝那么多酒,说那么多次就是不听。
他爸夹起一块肉,像个孩子一样边嚼边笑笑说:以后,你就只能等到过年的时候再看到我喝酒了,你也不用生气啦。
舍友没说话,低下头只顾往嘴里扒饭。
家是南方的一个小城,来这北方只身一人。
舍友要送他爸去车站,他爸不肯。争执不过,他爸答应他送自己到校门口。舍友看着他叫车,等车,然后蹲在路边从兜里掏出一盒烟,风有点大,点了几次都点不着,于是转过头用手挡着,点了两次才算点着。
等了几分钟,车来的时候,他爸猛抽了一口烟,把烟头扔到脚下踩了踩。
“行了, 你回去吧”
舍友看着他爸上车,转弯,俞开俞远。
大概到上火车的点,他爸给舍友发了条消息: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别贪玩。
应该,很多父亲都一样吧,平日里扮演严肃的角色,有些话憋在心里,想嘱咐可又不知道给怎么开口。
04
暑假在家里总被嫌弃,我赌气说:国庆假我也不回来了。我妈脸一沉,“不回来也不用给你打钱了。”
在收拾东西回学校的时候,我妈问我“国庆不回来你不带冬天的衣服吗”
我说“装不下了,国庆假再回来一趟吧”
高三的时候曾信誓旦旦的说:我一定不留在本省,我一定要出省,一定要去别的地方读大学。表哥问为什么,我说,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
后来表哥知道我报了省内的学校,调侃我。我糊弄糊弄说:这样省钱啊,来回买车票也方便。
想摆脱,想逃离,可最后还是不舍。
当初,都嚷嚷着说要走,最后,都留下来。
在学校门口看到合照的新生,爸妈脸上挂着的那种笑,是发自心底的笑,是不由自主的笑,能想象到他们发到朋友圈里的自豪:看我家孩子,多棒。
我小升初那年,不知道我妈从哪里学的织毛衣,非要给我织一件。我们都不在家的时候,她就拿起毛线跟针,开始慢慢摸索,顺着纹路看接下来怎样织更好看。
她织到一半的时候,非要让我试一下。是一件大红色的毛衣,我当时很反感:谁会穿这种颜色的毛衣啊!
织好的时候我妈要我试,我试了试说太大,就扔到沙发上跑出去玩了。
后来每当天气冷的时候,我妈都会把那件毛衣翻出来:现在不大了,你试试,再不穿就小了
可我每次都很讨厌它,就是不穿。慢慢地,我妈也不提这件毛衣了。
去年初秋,脑子抽风,又缠着我妈给我找出来,看看还能不能穿。“你看,当时你还嫌难看呢”“会不会有点小”“你穿穿试试”“哎呀,小了小了”“回头我抽空再给你织一件”
冬天,我妈给我买了一件酒红色的羊毛衫,但是我一点都不喜欢。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厉害,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老了,他们不懂我,不需要他们照顾不需要嘱咐唠叨那么多,但是啊,自己在最脆弱的时候渴望的就是爸妈的几句话。
就像朱自清在《背影》里写: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大概,谁都会为自己的小聪明感到骄傲,殊不知,父母才总是为自己好的人
父母也是一样,希望我们能够长大,希望我们够勇敢。但是,他们也希望我们有时候发点小脾气,撒个小娇,你还是我的孩子啊。
依稀记得跟小外甥一起看动画片的时候,胡图图说过: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家,下大雨了在家都不用打伞。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群里问:你们有没有某个时间,会想家
月半•李说:想啊,当然会想,就是在“我想怎么样就不能怎么样的时候”要是家里人肯定会让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