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中,同学朋友一直给自己戴着“有主见,很勤奋”的光环,这一点可以说成是我的优点,但是昨天和朋友的一次争执却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这个“优点”,在某个方面它又成为了我的缺点。
朋友小P由于说话有自己的习惯,比较严谨,而我说话是属于随意类型的,昨天跟小P谈论关于和外国人交往的问题,自己一句话用词不当让小P产生了疑惑,小P从而询问我为什么用那个词,小P事后也强调了自己当时没休息好表情有点让人觉得是在漠视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觉得和小P聊天困难便没有继续和小P交流下去,而且导致我一个上午都在思考这件事,中午便和小P就这件事产生了争论,自己争论过程中表现地过于激动,认为小P不应该将聊天当做修改病句,不过好在争论的结果是以平常聊天的方式结束。
小P聊天过程中直截了当的指出了我的问题,即自己在和人交流交往的时候,喜欢单单凭借别人的言语、表情、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想法,并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其实面对小P的指责,自己很赞同,也持有很多疑惑,不知道具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当自己回顾自己的习惯和经历的时候,无意间思考到了自己的优点,过去的几年,自己在学习生活上有主见,特别是上了大学之后,自己往往不会轻易随波逐流,而是按照自己为自己绘制的地图来走,就像我平时喜欢用“我认为,我觉得”这类词一样。这听起来貌似很酷,像个leader一样,也是很多心灵鸡汤所倡导的人生规划的方式,但是自己反过来思考,这个优点好像恰好成为了我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缺点。
自己有主见,不随波逐流或许能够让自己在学业和事业上表现优异,但是在人际交往上,这一点恰恰起到的是消极作用,在学业事业方面,“我认为,我觉得”这些词是从我的口中冒出来,但是到了人际交往方面,“我认为,我觉得”这些词从我的心里冒了出来,让我在与人交流不充分的情况下随意猜测他人的意思,特别是与自己亲近的人,最后还可能引发两个人之间的摩擦。这种思考方式导致了我对于某句话、某件事、某个行为的评价大于了观察,最后采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去对这句话、这个行为、这件事做出反应,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上碰壁。《非暴力沟通》一书就说过,在与人沟通上要做到多询问和观察,少评论和猜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过了这样一句话:“忠于事实的生活还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这也是唯一能确定我们的地图是否与事实符合的方法。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等于把自己关进了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笔下的'单间牢房'——反复呼吸自己释放的恶臭空气,越来越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修订地图带来的痛苦,使我们倾向于选择逃避,不容许别人质疑我们的地图。”这句话所说的“地图”指的就是我们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地图。曾经很多人都和自己说过我这个缺点,有人告诉我不要单凭一个人的言论就认定一件事是真的,要多方交流确认;有人告诉我自己在集体中喜欢用带有命令式的口吻说话,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有人告诉我自己不喜欢交流,碰到问题了自己胡乱猜测,而不是深入交流。这些都是对我人生地图的质疑和挑战,我意识到了当下,却没有意识到本质,导致了我在人际交往方面一直存在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和身边亲近的人交往的时候,如今也刻意让自己进行修订,构建更为适合自己的人生地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乃是对立统一规律,无论对人还是对物来说,优点既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看待事物一定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逆向思维也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构建更为合适的人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