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故事式
所谓的故事式开场白,就是在演讲开始时讲一个内容生动精彩、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或者一个令人瞠目结舌、出乎意料的事实。目的是制造某种悬念、设计某种氛围,令人神往、引起注意,让听众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安排表示关切,从而产生非听下去不可的欲望。
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在给财贸系统职工做演讲时,有位演讲嘉宾是这样开场:“我们财贸系统的同志,常常被人们戏称为‘财神爷’。在座的各位,也都是理财行家,做生意的能手。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美国十大金融财团之首摩根,当年从欧洲到美洲时,穷得发慌,只得卖鸡蛋为生。他弄来了三篓鸡蛋,连续卖了三天,可一个也没卖出去。第四天,他让妻子一个人去卖。结果,不到半天全卖完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再如,下面这个例子——
1935年,胡适在北师大国文系做学术演讲,题目为《中国禅学之发展》。在演讲之前,他先讲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裁缝,辛辛苦苦地省下钱来,供他儿子到国外念书。有一次,他儿子从伦敦寄信回家要钱。裁缝不认识字,便只好请隔壁一个屠夫帮他看信。那个屠夫也不认识几个字,便念道:“爸爸,我要钱,赶快寄钱来!”裁缝听了非常生气,以为儿子读书读傻掉了。从小学念到中学,从中学念到大学,竟然连这一点儿礼貌都不懂!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牧师路过,问裁缝为什么如此生气。裁缝就将原由告诉了他。牧师说:“你把信拿来给我看看!”牧师看了信之后,说:“你错了!这信上面明明写着:‘爸爸,近来身体好吗?您每天那么辛苦干活,省吃俭用,很不容易赚点钱,大部分都寄给我了,我心里很不安!只有用功学习,将来才能好好报答您!我最近选修了一门新课,需要买几本参考书。另外,下个月的生活费也要提前准备了。因此,请您寄点钱过来,如果寄10英镑来,我很感激;如果寄20英镑来,就更是感激不尽了!’”裁缝听了,非常高兴,忙问:“信上真的是这样写的吗?如果是这样,我现在就给他寄40英镑过去。”
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之后,看着同学们困惑的眼神,胡适继续说:“大家都看到了吧!同样的一封信,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效果。屠夫读出了俗气,牧师读出了爱心。我今天给大家讲‘禅宗’,就好比那位屠夫读信,大家不妨听一听,我说的也不一定都对!”
听到胡适这么解释,台下掌声、笑声顿时响成一片。
再如,下面这个例子,就是笔者在讲授《TTT》这门课程时,经常使用的开场白:
各位朋友,讲课之前,请允许我先讲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叫《第七个包子》。讲的是一个人,他肚子饿了,便点了一份小笼包,一共七个。吃掉了第一个之后,他发现肚子还没填饱,接着,继续吃了第二个、第三个……当吃到第七个包子的时候,他发现肚子终于饱了。于是,他不禁感慨:早知如此,只吃第七个包子就好了。
第二个故事叫《第一支蜡烛》。讲的也是一个人,他进入了一个小房间。由于里面太黑,他便点燃了一支蜡烛。发现房间还不够亮,他接着点燃了第二支、第三支……一百支,直到点完了手中所有的蜡烛。之后,这个人感叹:原来点蜡烛越多,房间越亮啊!
两个故事都讲完了。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学习是终身大事,我们的培训不能一步到位。也就是说,大家来参加这次培训,不会达到《第七个包子》的效果。但是,我们可以达到《第一支蜡烛》的作用,也就是说,对房子来说,点燃再多的蜡烛,无非更亮一下,起到真正作用的是第一支蜡烛。换一句话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我非常期待:您们听了我这次培训之后,大家都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并成为行业的高手!大家能不能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注:有经验的演讲者,一般都会巧妙地将一段或者几段故事穿插在演讲中。目的是以生动的故事来代替纯理性的说教、去阐述高深的道理,力求引起听众的共鸣、加深听众对演讲内容的印象,并达到调控现场气氛的效果。但是,我们在穿插故事的同时,也要留意:这个故事不能偏离或者脱离主题,不能让人觉得勉强或者节外生枝。并且,这个故事情节必须完整,有背景交代,有情节发展,有高潮出现,有演讲主题升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