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功能=心灵游戏+生存方式+供养营销+第二俗世
了解佛教,有两种视角:一是走进佛教看佛教,二是走出佛教看佛教。本文选择的是后者。佛教由内及外,有如下四大功能特征:
第一功能特征:佛教是心灵游戏。1、佛教是宗教,具有与其他宗教一样的特征,同时,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具有独特性:心灵游戏。正因如此,导致有的人一直不认为佛教是宗教。佛教是一种能让人入迷的心灵游戏,在这一点上佛教与其他娱乐性游戏并无本质区别。因而,有许多人为了佛教这款心灵游戏,舍弃了人世间的其他游戏玩法。这里,让人想起曾写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弘一法师,在西湖边与追他至寺院门口的日本妻子道别的凄美故事。2、既然佛教是心灵游戏,那么它必然是一种个人爱好。所谓个人爱好,就是自己爱好、自己受益,当然也可拉人入伙、共同爱好,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普渡众生吧。把佛教说得高大上,那是人类智慧与文化的功劳,但在形而上之下仍有真实的具象。
第二功能特征:佛教是生存方式。佛教的第一功能特征是心灵游戏及个人爱好,它具有与其他娱乐游戏及个人爱好一样的特征;同时,佛教这种心灵游戏及个人爱好,与其他娱乐游戏及个人爱好相比,有其独特性:一是佛教可以作为职业及生存方式,其他娱乐游戏及个人爱好很难作为职业生存方式,可见佛教是能将个人爱好与职业生存完美结合的事物;二是佛教被赋予了高大上、真善美等独特的价值意义,具有其他娱乐游戏及个人爱好无法比拟的道德及智慧优势,其社会价值及意义更强,可见佛教是能将人的职业生存与高级需求完美结合的事物。总之,佛教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职业生存方式,并且还能满足人的内在爱好需求及人的社会价值需求。
第三功能特征:佛教是供养营销。佛教的第二功能特征是职业生存方式,其具有与其他商业行业相同的营销方式;同时,佛教有其独特的营销方式:供养营销。所谓供养,即对佛与僧的供养。这种供养营销的特点有三:1、回报机制。如果回报与投入等值,则是无效机制,因而,这里的回报必须远远大于投入,即以小投入换回大利益。这也是佛教遭世人诟病的贿赂机制。2、评判机制。佛教建立了与佛发生最大关联为价值追求的评判机制,与佛越近,其道德、智慧和福报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并且,以与佛的关联关系为基础,建立了严格的尊卑等级制度。在这套评判机制中,必然追求与佛的关联,其中供养是主要的形式。3、惩诫机制。所有的宗教都有强大的惩诫机制,佛教也不例外。佛教有因果报应、来世彼岸、天堂地狱、轮回转世等等。佛教的惩诫机制还有一个特点,建立了谤佛制度。
第四功能特征:佛教是第二俗世。逃离,是人类由动物进化而来就带有的原始情结,而宗教为我们提供了逃离的方式及指引。宗教构建的逃离是双重逃离:一是精神逃离,或者说心灵的逃离;二是现实逃离,即从生活方与社会群落逃离。前者,是可以实现的,因为精神具有虚拟性,可从此精神家园逃离到彼精神家园,其实这就是禅修悟道的过程;然而,后者则是,虽在形式上可以做到、但在实质上很难做到的。因为,逃离现实的结果,是堕入第二现实,即第二俗世。而第二俗世与原生世俗,并无本质区别。也就是说,山那边还是山,红尘之外还是红尘。但是,这不等于说第二俗世就无意义,或者说人们就必需返回原生俗世。这好比,人们讲“他人是地狱、宗教是枷锁”,不等说我们就要远离他人与宗教。原生俗世与第二俗世,都是人们构建与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不能厚此薄彼。
本文,不是从内部来看佛教的内容形式,而是从外部来观察佛教的运行机制。对前者,只有内业人士才有相应能力释法弘法;对后者,我们这些局外人,反而可能具有独立的眼光,这叫第三方优势。因而,本文必有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之实。然而,佛是开放兼容的,讲佛言佛的多了,佛就更加真实而普及。所以,本文不端,也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