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过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一生?
其中排行第一的网友ALVIN的回答中,讲了这么一个段子:
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在家看耶鲁大学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朋友得去雕爷牛腩,喜欢Kindle胜过iPad,手机里没游戏全是GTD的APP。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应该还在每天乘地铁。
生活中的你是否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听了许多付费课程;看了许多爱情小说。
折腾了自己一圈后,然后发现:
付费课程,钱倒是付了,但是整个课程下来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不仅精华内容没有应用上,甚至刚听完课程,内容就忘得一干二净,反倒是整个人变得焦躁了。
小说中的套路记得老顺了,撩妹(撩汉)的手段都是背的滚瓜烂熟,结果呢?准备一试身手时,却免不了尴尬局面,人没有追到,反倒是朋友都不给做了。
种种事情,我想大家都会历历在目,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估计会想:我学了,只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嘛。
我之前买过一个关于如何通过写作来赚钱的课程,具体名称就不讲了,但是其中有些关键词很诱人:快速掌握,收入达到10万。
课程内容还算不错,没有坑人,讲了很多干货。课程也是蛮多的人在听,我看线上差不多3万人已购买。
然而,10多节课程下来,笔记倒是做了几十页,思维图也是画了七八张,但是说好的下笔如有神呢?结果还不是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扯不出几句话;好不容易写成了一篇文章,结果拿出来一读,文章结构七零八落,味同爵蜡。
其实不管是付费课程,还是撩妹(汉)等等一系列事情,生活中谁都会面对一二。但是正如前面那个段子所提:不管是关注创业类案例,喜欢Kindle,遵守GTD的APP,最终可能你还是原地踏步。
为什么同样学习了相同的知识,有的人能运用的风生水起,我们却大部分在迷茫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呢?
如何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怎样读好书,学到知识呢?
我想通过这三个步骤进行:
1、积累
2、整合
3、应用
下面就分别说明。
1、积累:量的增加
记得有句话前几年很流行:
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梦想时,你应该静下来读书。
道理很简单,真正想要改变类似于“读书读了很多,却还是如此迷茫”的情况,那有一个原因或许就是:你读的书还不够多。
这时候,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
只有一条路,静下心来继续沉淀,世上的捷径只有一条:认真读书,专心做事。
讲一个人很有学问,有这些词语:学富五车、学贯古今、才高八斗、博览群书。这些词都离不开“积累”二字。
如何做到信手拈来?
那就是多读,要有量的积累。
在这里,我们所积累的知识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外界信息到内部信息的转变过程。
我们的大脑可以看作是一台计算机,但是当我们还没有输入内容时,内存是空白的,所以为了利用起大脑来,就需要输入相关内容。我们所看到,听到的信息就属于外界信息,通过特殊的生物变化过程将信息变换贮存在大脑中,形成内部信息。
转变过程需要耗费能量,而且越是转变条件高的信息越耗费能量。
我们都有个共性“趋利避害”,这样会导致我们自己在面对需要付出高能量转变信息时,大脑自动选择了逃避,或者绕道而行。这样一来,可能这个信息就会错过变化的过程,或者说信息的转变的内容有偏差,。
举个例子:我们有时读一些专著,有些内容枯燥艰涩,需要耗用大量的精力,这时候,大脑的惰性便体现出来,一般会选择绕道而行,当选择绕道而行时,由于专著论证都是前后连贯,因此会越读越糊涂,最终对于整本书的理解可能就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怎样减少因为“趋利避害”本性造成的绕道而行呢?
可能会想:给自己压力,强迫自己进行信息转变。
这样的后果会是:越来越痛苦,最后放弃。当然也有坚持到底的,当然最后也会完成事件储存。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而言,相信也不太会做到。
那么,我们换种方式思考,既然本性是“趋利避害”,我们为何一味强调“趋害”,一味强迫自己去做大脑会绕道的事呢?
这时,我们需要利用大脑“趋利”的特性来引导自己读书。
设想这么一个情景:你面对着两本书,一本是你喜欢的小说,一本是一周内需要看完并且做评述的专著,在你课余时间,你会选择哪本来读?
相信大部分会选择小说,因为读着让自己心情愉悦,但是当读完小说后,又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本评述文章还没写完,怎么办?这下便开始走马观花看专著,最后赶在截止日时把评述交上去。这样算不算积累,我想看小说你可能算积累,但是专著不一定,可能连书中的主要思路都没能理解清楚。
怎么样利用大脑的“趋利”特性呢?
正如例子中所说,之所以选择小说,是因为小说有他的特殊性质:要么惊险刺激,要么迷雾重重,要么情感丰富。这是作者在写作时已经帮你设定好的转变方式。这样一来,你所需要转变信息的能量便大大降低。
但是如果是专著,因为作者更注重阐述自身观点,达到完善自身论述的完整性。因此会在转变结构上有所弱化。这样一来,你需要转变其中知识所需的能量便会大大增加,导致阅读阻尼系数增加,阅读难度显著提高。
怎样减少转变所需要的能量呢?
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看小说的那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孟子.尽心上》曾讲: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得越高,看得越远,越觉得心胸开阔。
读书也是如此,对于需要大量能量转变的知识,我们可以按照:
1、先搞清楚作者主体思路,主要观点,行文方式。帮自己的大脑搭好转变的桥梁框架,就好比登泰山。
2、选择难度系数相对自身最适合的点进行切入,避免刚开始大脑阻尼系数增加,就好比穿登山鞋登泰山。
3、适当提高大脑转变效率,这就需要集中,专一,就好比轻装简从登泰山。
4、不断将已经了解的信息关联结合,强化对主要观点的认识,就好比在登泰山途中不断提高装备的性能。
5、形成自己的思路,“尽信书不如无书”。
但是,我们的大脑记录过程符合遗忘曲线,在某时刻所记下的信息量会呈现规律式下降,而且在遗忘情况存在下,一些信息会逐步削弱,直至消失。
就好比这样一种情况:你读完了一本书,隔了一段时间,你再次重新读,在没有刻意的情况下,你大约能记得的是书中那些浅显易懂的东西,而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你或许完全忘去。但是能真正提高我们的就是这些深层次的东西。
恰恰相反的是,在感觉世界中,我们适应转化低能量外界信息,在这样不断的刺激过程中,会导致我们的转变功能下降,或者自身能量下降,故而低能量信息越堆越多,相对于高能量信息却被排挤出储存空间。诸如:八卦消息,闲扯言谈。这样最终会使积累的有效信息量降低。
如何提高我们有效知识信息的量呢?
提高信息筛选阀值。我们需要在吸收信息过程中不断筛选,因为我们精力有限,不可能将所有信息都储存,因此,我们要学会提高筛选标准:减少低能量信息摄入,避免占有过多内存。
2、整合:质的提高
相信大家对网络上的这个段子耳熟能详:高中有一个同桌,作为班上最勤奋的人,没有之一。每天都是最早来学校,最晚回宿舍。上课总是埋头奋笔疾书,笔记本永远是整整齐齐记录着老师上课讲的全部内容。然而,期末考试,永远是倒数的……
当然,还有包括诸如:有位同学永远都是主动去老师那里要资料,拷贝的文件都上10个G了,但是却不见能力有什么长进等等例子。
我们先不说这些例子的真假性。我来看看这些段子中的主人出问题在哪: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是不见得变得多好?
为什么做了那么多笔记,成绩还是稳如狗的倒数?
为什么拷贝了那么多资料,结果还是惨不忍睹?
在我看来,其实大部分是只注重量的积累,并没有去注重质的提高。
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需要做什么?
在回答之前,先试一个测试题:
我们需要五秒内记住以下十个数字:
6、3、4、1、5、8、2、7、9、0
粗看这几个数字,要在五秒内记住,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当我们整理下:
0、1、2、3、4、5、6、7、8、9
这下相信一秒就能清楚的描述出来了。
我们的大脑也是正如之前所提“趋利避害”,总是会朝着简洁有序的方向运作。因此我们在完成了知识量的累积后,需要做的是质的提升,我们需要将知识归类联结。
归类我们可以按照:
1、纵向归类
2、平行归类
两种方式进行。
1、纵向归类:
我们可以参考图书的分类方法ICS层累制分类法,犹如剥竹笋般,层层深入式。
如何区分知识是否是属于层累式,这时我们需要找知识之间的关联,如果符合逻辑递进关系,那就可以归类在一起。
如何找知识的关联?
我想的话,不需太复杂,设置一个问题,连续深入问5个为什么,记录下答案,这时你就会发现这些答案会层次分明展现在你的面前,你可以将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归类整理。
2、平行归类:
我们可以参考超市货架排列,将我们的知识划分为不同部分,划分种类可以参考学科分类,诸如:哲学类,理学类,工学类,操作类等等。
正如超市会根据销售数据对货物摆放位置,摆放数量进行调整,我们也可以通过知识采用的频繁程度,将知识划分为频繁使用,常用,偶尔使用等,频繁使用的,我们需要不断地补充,不断地更新升级,而对于偶尔使用的,或者几乎不用的,我们可以间断性补充,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大量空间。
当然,在归类好相关知识后,我们还要经历一个过程,那就是区分知识的性质。一般将知识划分为两种: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指静态的事实信息知识。
程序性知识:指变动的作为技巧性动作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包括一些定理,生活常识,这类知识具有普遍性。
程序性知识包括方法,技巧等,这类知识具有独特性,每个个体均不一样。
例如:现在让两个人画一匹马,马就是陈述性知识,两个人都知道什么是马,但是最终呈现出的画,两个人必不相同,因为两人的程序性知识不同。
当我们完成知识的积累,整合后,最终目的就是应用。
3、应用:最终目的
陆游曾写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曹雪芹也曾提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说这两句话,目的只有一个:在没有应用的前提下,前面两个步骤都是空谈,要做实干者,勿做空谈者。
那问题来了,我们怎么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呢?
说实话,我想现在的办法只有一个:模仿。
看过网络上很多大V谈方法,智商税也交了些,但是最终发现那些大V所谈的方法很大部分是也是模仿,而最现成的来自一本书,就是《穷查理宝典》:
他的多元思维模型(据他估计,大概有 100 种)便能提供一个背景或者框架,使他具有看清生活本质和目标的非凡洞察力。他的模型提供的分析结构使他能把纷繁复杂的投资问题简化为一些清楚的基本要素。这些模型中最重要的例子包括工程学的冗余备份模型,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学和化学的临界点、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以及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
没错,就是建立输出知识的模型,这些模型属于程序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具有动态性,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即使不同的人使用同样的方法,也会达到不同程度的效果。
正如:在车间生产中,同样是排程管理,但是每个人看到的约束点不同,生产瓶颈不同,这样下来,即使方法一样,也会有不同的编排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益。
现实生活中,知识的应用会受到环境,人员,场景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模型的使用也是变化多端,就像赫拉克利特曾说:
人不可能同时跨进同一条河流。
当然,如果觉得那些模型看起来很玄,不知该怎么应用,没关系,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样值得你来探究,不妨读读史书,这些里面,藏着各种人物的进阶历程。
当你想知道如何找到人生的伯乐来助力自己成功,请看管仲列传。
当你想知道如何把所读的书用到极致,请看桑弘羊,姚广孝,赵普传。
当你想知道如何文武全才,请读读于谦,王守仁传。
还有很多:苏秦刺骨,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等。
因此,回到题目问题,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仍然迷茫?
我想或许是积累不够,也或许是知识杂乱无章,也或许是光读书,没有应用。
那怎样读,才能不迷茫呢?
积累:夯实基础。
整合:构建框架。
应用:知行合一。
结语
写本文初衷,是看了一则新闻:
一位毕业重点大学的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考公务员也失败,最后将火气发在了母亲身上,一脚踹向了母亲。
我想,不管怎样读书,怎样读好一本书,不管书的内容怎么样,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有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目标,以及不懈的勇气。
最后用曾看到的一句话结束:
才华,决定了你能否脱颖而出。
为人处世,决定了你能否拾阶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