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理念,是课程实施的重点,也是《课程标准》的重点要求和深切呼唤。
要想转变学习方式,就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自主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自我建构、学习品质的自我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则可以成为一把特殊的钥匙,帮忙学生打开自我学习建构之门。
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学习建构?我觉得,可以将信息技术自然融入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环节。这个“自然融入”,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已能使用信息技术(设备),而应该是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绽放其独一无二的光芒。
探究性学习一般包括发现(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规划研究(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发现、沟通结果等。其中,大部分教师会在规划研究(调查)、收集数据的环节使用上信息技术,通过IPAD、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老师穿插在小组之间倾听指导。这样的课堂看上去热闹满满,但老师获取学生研究性学习数据的方式依然是传统课堂中的沿袭。经验老道的教师还好,总能从学生的只言片语中发现其探究性学习中的难点,若碰到的是一位新出茅庐的教师,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估计已经懵圈,难点没有关注,更有可能错误点也未能及时发现。这样的信息技术使用,没能发挥其完全效用。
如果在上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加上反馈器的使用,效果则大不相同。在学生规划研究(调查)、收集数据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反馈器回答的方式获取学情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比较、分析,便能立即对学生学情(尤其是重难点、错误点)有了更准确的掌握,也能最快速采取有效应对。在对数据进行汇总、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教师甚至可以根据数据的分层,请不同选项的学生进行解释说明,让全体同学自行思考、比较,再通过反馈器二次作答,引领学生比较上下两轮数据的变化......整个数据解析过程,课堂教学的中心已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当然,信息技术的自然融入不仅仅是反馈器,是PAD、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也不仅仅局限于规划研究(调查)、收集数据的环节,在探究性学习的整个环节中,都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进行穿插。只要信息技术的使用能让学生进入自学与群学的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思考、分析,这样的信息技术运用就取得了它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