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到底是个啥?
广义上,互联网+后面加的是智能硬件、云计算、大数据等,这些具有下一代商业革命的基础设施,这是未来的一次新技术革新的必要条件,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和各个行业的链接。笔者个人认为,企业能不能符合互联网的要求才重要,互联网+不是你想加,想加就能加。为什么要这么说,这和互联网的发展情况是相关的。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虽然说这放在工业时代里不算什么,但它对现实生活的改变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每一次互联网新浪潮来临,都会让更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信奉互联网的本质即“开发、平等、协作、分享”。
这里并不是纯粹为互联网吹嘘。互联网使得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分别越来越小,对于很多80后而言其实已经这样了:生活即上网、上网即生活。淘宝京东使得我们购买场景锁定在线上下单,VR设备更有望将其他的线下场景搬到线上来。
若+请先拥抱互联网,塑造互联网文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业有着相当大的发展,不过发展再多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集权”——没有哪个老板不是靠铁血真汉子似的雷厉风行打江山的。老板的传统式管理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决策可能是错误的,可能是“拍脑袋”的;二是决策没问题,执行却不给力。
“拍脑袋”不可怕,可怕的是拍的后果承担不起。中层干部在这个模式下会花很多时间“揣测”老板的意图,老板也轻易不敢接下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果一个推诿的文化很容易这么形成。今目标是一款提供互联网工作平台服务的公司,按照其官网提供的视频说明,很容易上手。一个项目的立项可能一开始是有偏颇的,但通过群策群力的优化,就有可能获得成功。结果导向固然重要,但是管理过程中的流程和细节问题同样要受到重视。笔者觉得,善于推诿不创造价值的中层管理者在未来是没有前途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小米告诉我们,其实是可以砍掉冗余的中层管理人员的——小米只有创始人、副总裁的核心阶层,然后就是主管阶层,整个小米公司并没有更多的管理层级。但这并不阻碍它成为一家400亿美元估值的企业。没有中层管理,小米更接近消费者、变动更加灵活、企业活力和员工动力更加旺盛。
决策错误还可以修正,执行力不到位就没药救了。执行力是什么?是把抽象目标,细化为方法、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案,并且在执行过程中的全程把控,最大程度保正完成的能力。《瞬变》这本书里说了这样三种情况。
路径不对:这个不是决策,而是完成事情的路径,员工有时候看似顽固抗拒任务执行,实则是没有方向,欠缺实现的路径。
没有激励:完成一件事没有奖励,这个会导致员工不会在这件事上投入更多的行动力,长此以往执行力就会越来越差。
环境问题:人对身边的环境都是出于融合的状态,这就是著名的“路人实验",如果身边的人都是执行力差的人,那么就到影响到自身的行动力,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景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是能用互联网的手段解决的。用今目标,老板可以通过看员工写的日志和备忘来了解一线员工的工作情况,无形中,老板的领导借今目标进而延伸到了一线。一个人行动力差并不是他自己本身的行为,没人想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但大多数是没有行动意识的,需要老板和领导者对于路径、激励、和环境进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执行力。
若+请按互联网的方式做事。
互联网项目最需要的就是钱和人,这可不是说几百几千块就能搞一个项目。如果有好的idea,要想实现,必须要好的设计、好的代码——当然,这就意味着更多更好的人力,。
很多人忽视“代沟”的存在,互联网从业者经常被传统行业误解,当然了,这可能是受网上那些不负责任的“牛皮癣”广告的影响的问题。有的企业老板动辄说自己要一个“淘宝”,不懂行的就用模板给他凑合了,但事实上,要做一个适合这个企业的网站谈何容易?
一个产品至少需要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前端工程师(常见的有web、iOS、Android)、后台工程师、系统架构师、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角色,这里面没有哪个是比较“便宜”的。要是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工作的话,工资就更高了。当然了,提高工资,他们也不一定来,因为传统行业实在不是互联网人好的选择,他们的选择多着呢!
先说这么多,互联网+想想简单,做到真难!企业老板们值得深思。
作者: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