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降温的时候,总是容易想起那些苏苏的经典情节。
比如《一吻定情》里入江直树在医院里逆着光偷偷落下的吻,比如《富贵男与贫穷女》里日向彻在机场的告白。
再比如,《王子变青蛙》里单均昊准备掉进去的那池秋水。
被单总的霸总之气苏到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但抬头瞄一眼热搜,《王子变青蛙》已经要被二次翻拍了……
七年前《爱情睡醒了》的阴影还挥之不去,今年再次翻拍还连剧名都不带改的消息又传出来。
虽然男女主角人选目前还没消息,但此刻只想翻出2005年明道陈乔恩的版本再次复习。
翻拍剧到底是有什么魔力
为什么他们要一拍再拍翻拍剧?
如果要说出心目中最经典的几部偶像剧,相信台剧可能在很多人的排行榜里都占有一席之位。
台湾偶像剧早年擅长制造冲突,深耕各类狗血,历年来制作出许多经典言情剧。
其中属于“剧霸”级别的,非《流星花园》莫属了。
饶是这么一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这么多年来,也在日漫基础上一翻再翻拍了又拍,捧红了不知道多少类型的道明寺。
台湾是中二野性言承旭,日本是霸道深情松本润,韩国是长腿欧巴李敏镐,还有各种花泽类西门美作这里就暂按不表了。
而到了内地:一起来看流星雨、一起又看流星雨、怎么又来流星雨、你咋老看流星雨?
8012年了,各路经典 IP 已经被拍成“流星雨 plus ”、“放羊的星星 xs ”、“恶作剧之吻 xs max ”……
以往的翻拍方,还知道自己本质是“换汤不换药”,好歹也给所谓的新剧换一身名头。
近年的一些翻拍剧干脆连名字也不改了,不仅内容台词和原作高度一致,连拍摄手法和演员走位都出奇地类似。
细数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当初因为拍摄条件的限制,服化道虽然显得有些粗糙,但好在主演和幕后制作成员相当给力,从前期剧本到中期拍摄,各部门通力合作,力争最好的荧幕表现效果。
而回过头来看一些不走心的翻拍剧,情节照搬不说、人物也严重 OOC(脱离原型),就差把“不用心”仨字儿标片头,外加每集底幅滚动播放了。
日本的《深夜食堂》迄今为止,拍了有四季电视剧+两部剧场版,各种“我有故事,你有饭吗?”的人生百态集合出来的《深夜食堂》,可以说已经成为很多都市人类的一种情怀了。
而中国版《深夜食堂》画皮不画骨,仿佛打算在三十六集内,塞进半个娱乐圈的好友。
原本精悍短小的章回结构,被生生撑成了“流量大杂烩”。
其实商业元素和流量加入也无伤大雅,关键是影像内容要对观众有信服感。
就像不是所有演员画道刀疤都能沧桑出世,《极限挑战》里老谋深算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的黄磊往桌边一靠,哪儿是想听你讲故事呀,分明是盘算着怎么宰你一顿,狐狸尾巴藏都藏不住。
对日本文化的照搬也很是令中国观众摸不着头发,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搭个大排档的景,也比照搬日式的深夜食堂合理啊。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了国产翻拍版的《求婚大作战》上。
你能想象吗?天朝高中生的约会是“烟火大会”,业余休闲活动是“棒球抛接”。
难不成我们上的都是假高中?
翻拍剧各国都有
但是毁经典还是创纪录就不好说了
你以为“翻拍风”在国内才刮得起劲吗?此言差矣。
很多美剧也是翻拍自英剧,有时数量上去,质量就很一言难尽。
比如也算是个经典 IP 的《皮囊》,同样讲述青少年骄奢糜烂的成长期,英国这边演绎的是边缘伤痛,而美版皮囊,只呈现出了最表层的叛逆混乱,原作的深度思考性被翻拍的无影无踪。
但有毁经典的翻拍,就有创纪录的翻拍。
根据香港电影《无间道》翻拍的《无间道风云》,当年也拿走了四座奥斯卡,其中还有一个“最佳改编剧本”。
要说“翻拍”这个做法,其实也不是原罪,现代影视剧市场发展蓬勃,制作节奏自然加快。
许多 IP 被开发兑现,成为可视的文化符号,这对观众精神需求的满足和影视生产行业的推动,都是好事一桩。
例如今年日剧学院奖最佳作品《大叔的爱》,完结六个月后,依然屠遍全日本的“视听热”榜单,近日也传出了漫画化的消息——
这类“逆向翻拍”的操作,证明了好 IP 的载体多种多样,可以是漫画、小说、甚至是原创剧本。
只要它足够有点,足够优秀,它都具备影视可操作性,衍生出众多的文化商品。
并且需要明晰的是“翻拍”不是“照拍”,新一批的主创人员,不是新一批的复印机,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只有充分理解其戏剧主题,感受原著的魅力特点,翻拍出的作品,才不会导致核心属性的流失。
在这一点上,不少古装武侠剧就拿捏得相当到位。
说到底,不论是本土化的改编,还是原著基础上的创新,用了心的影视作品,是能够在荧幕上直接反映出来的。
现在想要拍出叫好又叫座的影视,标准会越来越严格。
只有严谨的制作态度,处女座的细节雕刻,里应外合的团队配合,才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翻拍”。
毕竟看了这么多年电视长大的少男少女们,已经不是用随便拍拍塞流量贴滤镜的劣质剧就能糊弄的观众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