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面对这个浮躁的时代,你“佛系”了吗?也许你和我一样,肩上都还背负着“庞大的未来”,依然在为无法预见的“成功”奋斗着。也许你还在不断追逐成功之人的脚步,研读他们的励志经历,进而模仿、践行,但最终还是没有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反而沦为了“被励志”者。也许你已经在佛系的边缘徘徊了。这篇文章正是关于我对励志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希望有机会与诸君能够深入探讨。
一、“被励志”者的形象
你可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被所谓的成功学刺激到热血沸腾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力量将你打回到现实。甚至在热情消退后,还可能陷入到更深的自我否定中。
我相信你有足够的决心去改变自己,也遵循了这个时代的激励方式——拥抱变化,快速适应,野蛮生长。
然后你会耳濡目染了许多碎片化的励志故事,甚至可以用这些故事来教导别人。你可能会穿梭于各种速成的训练营中,被“知识焦虑症”支配着前行。你也可能会沉迷于大咖们的演讲中,在心血来潮下,已经不知不觉购买了许多课程,但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听它。
一切都在疲于应付,结果依然是一个可悲的“被励志”者。
但纵使励志的书籍已经被读破了千百卷,成功之法也被当成金科玉律般去践行,这个症结依旧存在。于是你认为,励志成功学不过是惠而不实的精神餐而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为什么我们读懂了很多的道理,却依旧躲不过“被”字的安排呢?
可问题是:你有探究过这一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吗?或者,你有认真想过如何才能把成功之人的特质内化成自己的力量吗?
是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读懂道理而已,更要做到内化。但内化的过程并非是沿着成功之人的轨迹走的,这些道理似乎我们也都懂,可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呢?
白岩松曾说过:中国人走的太快,灵魂跟不上来。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或许这就是“被励志”的症结所在,我们应该从自己身上来找一个切入点,而不是饮鸩止渴般的干了一碗又一碗的鸡汤。
二、“被励志”者的标签
很多人都在不断调整自己励志的姿态,今日下书单,明天健身卡,后天读书会……总之是有许多身体都难以承载的野心,却几乎没能进入励志的状态。我从不去质疑励志是没有用的,而是认为“表演励志的姿态”这种行为并不具备价值,这种看似励志,背后其实是一个人思维的懒惰。而思维上的懒惰最终会让你贴上“被励志”的标签。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控制早晨的人,方能控制人生。
我也曾一度迷恋过这句话,竟然能用如此简单的方式来回答这么一个近乎终极的哲学问题,就一个字:服。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有些聪明人通过统计各位名人早起的时间,竟然得出“成功人士的闹钟都定在早晨5:57”的这一啼笑皆非的论调,曾几何时,我们跟随名人成功的脚步,居然需要做到精确如斯?更有甚者,模仿的人居然还不在少数,超越的也不乏其人。
荒诞的行为背后折射出的是认知的缺失!
前不久看了刘震云北大毕业典礼演讲: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
这句话深深得戳中了我,我想如果你初次看到这个标题,并且足够走心的话,多半也会去反思一下的。这句话的力量在于它碰触到了我们内心羞于启齿的一面——投机心理。
不可否认,人们的聪明很多时候确实是用错了地方。就我们熟知的“山寨”一词,放在以前或许有些人还暗自窃喜吧,毕竟山寨过来的东西是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成本的。但前不久美国制裁中兴的事件发生之后,是否会有种深深的悲哀呢。我们太聪明了,以致于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可以达到目的。就像上面关于早起时间的言论,人们热衷于模仿,喜欢寻求捷径,都在试图以投机的心理去解决问题。这样看似聪明实则懒惰的思维方式,无形中已经拉低了自己的认知水平,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可见,我们“被励志”的背后,其实就是缺乏深度的思考。
有趣的是,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为这种思维的惰性作出了完美的解释。
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原来,我们的基因中本就带有这样的特性,如此看来,深度思考倒成了反人性的东西了。所以要进行深度思考,就是一个跟自己对抗的过程,成功之路是不存在捷径的。
三、深度思考的断层——缺乏自我认知
过去的时代是一个缓慢的时代,木心先生的一首《从前慢》里透着那个年代的人性朴素、浪漫和耐性,那些不同于当下的生活和心境。
而如今,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洪流引发了知识性的恐慌,而多数人停留在过去的那点认知能力便显得微不足道了,你可能已经发现,由于认知上的差异,人和人之间的壁垒已经非常明显了。如果继续顺从基因的摆布,那永远也抹不掉“被”的印记。因此,基因需要从新启动它进化的本能,深度思考,升级自我认知能力,否则,我们在这样的时代将无法正确安放自己的肉体和灵魂。
那如何才能做到深度思考呢?
你可能已经通过互联网搜索过如何可以做到深度思考,找成功的人指点过迷津,而结果是: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那些所谓的方法我们也都明白,但却触摸不到,这是因为,我们和深度思考之间还存在一个断层——自我认知。
通常,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不知不觉用社会或者众人的价值观去寻找答案,来决定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而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的自觉性却是被抛在了脑后,我们大多数的思想是一种抄袭,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许有人会说,你没有多少阅历,跟着自己的想法走将会失败,但我想说,跟着普世的价值走,很多人也没有成功。
朱德庸在《童年的力量》里讲到:我常常觉得生命是会发问的,它至少会在你的人生中提问两次。一次会在你某个年龄的时候提出来,它会问你,这是你想要的人生吗?有人被生命提问之后会去反思,然后毅然决定抛下现在,做出一个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有人会选择忽略,因为害怕失去已得到的一切。而第二次提问是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时有人可以坦然地回答,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有人则会带着遗憾离开。
我们每个人都有仿徨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向外界寻找答案而忽略了自己。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被这么被塑造的。
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在初入学时候,我们就会被灌输一种理念:长大后我要当科学家,当医生,当飞行员……从小要爱国,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如今想来,是否觉得有些可笑呢?
从小我们就是这样被集体地塑造了,之后升初中,升高中,考大学,这一路似乎就是被这么安排过来的,所接受的教育就像是一个容器,把不同材质的人塑造成一样的,把我变成了我们。而“我是谁?”这个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定义了。
但是,当走到教育之外,将要独自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时,很多人都迷失了,有的人迷失了一时,有的人迷失了一世。因为从一个集体塑造的环境里走出来,突然要让一个人去做一个自觉的人,很多人都会觉得迷茫。我们首先是成了一个社会的人,之后要在社会中安放自己,可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怎么可能知道如何来安放呢?
这是一个只有人教会我们如何成功,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这是一个自我认知匮乏的时代!
因此,“我是谁?”这个问题,在这个物质化的世界里,更需要一个明确的认知,否则就不存在深度思考的前提。
四、找回自己
其实,人们在生活中也在不断地反证这个问题,想找到自己,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想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但都是通过别人证实的方式来进行的。
人们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何在,就会做出点成绩出来得到别人的承认,然后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你会发现,好多成年人其实和学生时代的自己是何其的相似,向老师邀功和向老板邀功并没有什么区别。这种依赖性会伴随很长时间,永远都是通过别人的承认才会认可自己,这种把自己的存在感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之上,本身就是焦虑的来源。
在此之前,我也被同样的焦虑感困扰着,在疯狂翻阅过各类书籍,了解了很多名人传记之后,才慢慢的有了一丝明悟:值得称道的人,他们大多只专注于自身,并不在乎外界怎么看。
记得在初中时代,我们都曾迷恋过《神曲》中的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如今想来,那种迷恋或许就是一次生命的响应。
我们熟知的马云,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受人诟病的传奇人物。对于他,大家最深刻的是网上流传的一句戏谑的段子:悔创阿里杰克马。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在装X,感叹他装的境界是如此之高,甚至有人还在暗讽说名人的话就是有道理。然而在翻阅他的经历之后,才觉得老马这人活得其实是很纯粹的,他从离开人们认为的铁饭碗行业投身到当时并不被看好的互联网,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何曾理会过外界怎么说!若说他转投互联网是想打造一个阿里巴巴帝国,我想谁都不会有这种肤浅的认识,他只是在生命的提问中做回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曾经听过蔡志忠(诸子百家漫画创作者)关于《我》的演讲,他说道:人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找寻你最拿手、最喜欢的事物,把它做到极致,无论做什么,没有不成功的。人生的最大秘密,原来完成事物不是工作,而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或许在座的你对这话并没有什么感觉,但如果了解到他只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四岁时候就痴迷于画画,初中时候就离家出走开始了画画的生涯,你就能感受到他朴素的话里其实是蕴含着力量的。
还有很多我们眼中成功的人,他们几乎都有这样的特质。我想,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只有自身圆满了才是真的强大,而这圆满性需要的是自己生命的反馈,并不是靠别人的反馈可以达到的。
写了这么多,其实想要说的是,我基于自己看过的、领悟到的,慢慢开始体会人性是什么。如果再像过去那样,什么事都需要别人的认可才觉得是对的,那么是做不好自己的事情的。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扎根于内心,你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暗示了,好多人或许曾经找到过自己喜欢做的事,但在外界的暗示下被搁置了,做了众人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我们所有的判断都是别人赋予的,没有了自己的标准,没有了自己的自觉,这是何等可怕的事!
《大学》一书中讲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古人将修身放在了首位,确实是一种智慧的凝练。而如今,我们有多少事情其实是反着来的。成家立业,现在是不立业何以成家?还有如今在大学校园内频频出现的,本应该教育小学生的标语,是否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呢?中国的哲学,不是让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让一个人成为人。
写到这里,本来还想写一些经验的,来讲一下自我认知的过程,但想到个人经验其实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分享,也嫁接不到别人身上。这和我本来想写些“干货”的想法相左了,但什么样的内容才算是真正的“干货”呢?这或许将是我下一篇需要思考的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