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本书可以让人产生让人对未来的忧虑,这本书就够了。
《未来简史》是一部站在现在的角度写未来历史的书。看似矛盾的两个概念,“未来”和“历史”却能够让作者解读的非常清晰到位,也让我们打开了认识未来进而认识自己的一扇窗。
相对于诸多通识类史学作品的著述,这本书的体例不那么严谨,没有按照先贤大师们所划定的史学架构和写作程式来描写,毕竟这本书不是纯粹的历史学读物,也不是西方所独有的预见未来学的读物,而是将历史和现实打通,为读者奉上窥伺未来的方式方法罢了。
不过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令人恐惧的现实是,作者的观点有些类似于前几天霍金老先生的言论:人类的未来是灭亡。不过作者根据自己的言论推断,说的更为详细:人类发展的未来可能会自取灭亡。
作者从三个论题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层层论证和推导,分别是:智人征服世界,智人赋予世界意义和智人失去控制权。这里所说的智人,就是指的人类。作者用人类学上一个名次,给人类一个新的定位。
智人征服世界,是人类自原始社会开始,一方面顺从着自然的安排,崇拜着各种各样的神,一方面又征服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驯服动物成为人类征服谁的第一步。再到农业革命,人类通过农作物的种植来养活自己,不再完全受制于天灾的摆布,实现了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权,成为自然界的征服者,并通过各类器具的发明,成为生物链最顶尖的智人。
但成为智人并征服世界,并不是那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人类仍旧相信在他们的头顶之上仍旧是有神灵的。从原始时期形成的“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到后来人类自己创造的各种各样的宗教,都严重束缚着人们迈向更高领域的脚步。人类追求自由的内在诉求驱使着他们,人类内心对大自然,对宇宙所保持的持续不断的好奇心,是人类自己不甘于屈服与所谓的“神”的威力之下, 而以自身所发现的真相,理论和发明,与宗教展开了对抗,时间为15世纪前后。那个时期的世界是热闹的: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尝试着新航路的开辟,与东方之间的经济交流进一步加强,而当时的的中国,郑和指挥着舰队,虽然抱着与西方不同的目的,但是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美洲的发现,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一个新的开始,是精神解放的驱动,反过来又促使着人们去做进一步的肢体的解放——
科学与宗教的斗争,持续了数个世纪,最终的结果是“人”的胜出,人不但主导了万物,超越了神,赋予了人类本身应有的意义,“人性”首次战胜了“神性”,而成为了“智神”,这个被称为“智神”的物体开始在世界甚至宇宙间横冲直撞,“横行霸道”——科技以人类难以控制和理解的速度在前进着,在改变着这个世界,也改变着人类的自身。或许会有那么一天,人类对这样的发明的把控力,像一辆脱轨的列车失去控制一样,人类终将被人类自己所发明的科技丢弃在一旁,没吃没喝没保障,安静的甚至不知所措的等待着末日的来临。
而所有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一个叫做Data——数据的东西,数据构成了现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客观的,不带有任何情感意义的“新物种”。人类用数据构建了一个新世界,而由数据所组成的智能时代的来临,它带给人类的威胁,正如人类对其他动物的威胁一样,数据不会在乎和考虑我们人类的主观需求,它将人类的左右体验视同为数据模式,由此破坏了人的权威和意义来源,数据收录了有关人体所有器官,所有情感的数据,并不带任何感情的进行分析,甚至可以做到比人类自己更了解人类本身,这或许是人类最终失去意义的最为悲哀的地方——创造了数据,却终将被数据取代。
作者在本书的最后留了三个问题: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智能与意识,究竟哪个更有价值?
3.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我想这三个问题才是作者应该在智能时代来临之后,需要给大家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农业社会或者在工业社会,我们尚能够根据数千年的历史脉络来预见下一个世纪会发生哪些事情,但是在当下的高科技发展时代,人们甚至不能预见下一个年,或者下一个月会发生什么事儿,更不用说发生这种变化后,会对整个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李约瑟在20世纪提出了一个众人难解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拥有傲人的文明,但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产生,而是在后起之秀的西欧。他基于历史事实之上,对过往的事件提出这样的难题?至今仍没有令人信服的回答。而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从当下的角度和视角,提出这样的未来之问,我想,一是为 了激发更多读者的思考,二或许是为了自己下一部书做铺垫吧。
人类终将会被自己干掉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这是我在简书的第264篇文章,更新的会慢,但还会一直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