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把叛逆误认为“做自己”》一文中曾提到,当我们表达叛逆,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对抗对方,从那个“不要”里面挣脱,它并非源于真实自我的自由表达,我们依然受困其中。
若再深入一些......我们还会发现,叛逆的行为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深层破坏。我们在成功叛逆对方的同时,可能会将对方希望我们得到的快乐、幸福、富足、轻松也统统叛逆掉。而我们在意识层面却并不自知。
01
举一个例子。
现在有许多大龄女性,他们或还没有适宜的恋爱对象,或没有结婚,他们的父母一般会非常着急,有些父母就会在自己的圈子里找孩子可能的另一半,安排孩子相亲。对于父母的这种做法,一些孩子非常抵触、抗拒,甚至威胁父母,我不想结婚,也不想恋爱。
在这里,我想谈谈父母与孩子两方的心态: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安排孩子各种相亲,甚至向对方罗列各种条件的行为背后,他们希望孩子可以获得幸福。如何幸福呢,父母所列出的条条框框,这就是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孩子设置的幸福标准。更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结婚、生子,看着孩子幸福,是父母必须承担的责任,他们责无旁贷。
而对于孩子而言,我可以非常确信地说,很大部分女性,她们内心是非常渴望得到幸福的恋爱与美满的婚姻的。只是在未出现合适之人时,她们也在等待或找寻机缘。由于中国文化与集体价值观的深层影响,这些大龄女性对自己现有的状况在内心深处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焦虑,她们也无法完全接纳自己,加之于父母的恐慌与担忧,更加重了她们的自卑,以及对父母的下意识内疚。她们也惶惶不安、非常不确信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找到幸福……
她们透过叛逆父母,与父母的焦虑对抗,与自己的自卑与无力感对抗。
02
看到了吗?无比渴望幸福,这是父母与孩子共同的期待与渴望。
可是孩子的外在行为所直接表达的……我不要相亲,我不要怎样怎样,让父母误以为她不需要,她无所谓。若自己也没能清晰需求,她的潜意识也会误认为她排斥婚姻、抗拒幸福。这是一个非常深层的运作。
所以,将行为与行为背后的那个真实意图区分清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会令我们的潜意识清晰:我希望得到开心,我希望得到快乐,我希望我能够嫁得好,我希望我获得幸福,我希望我拥有富足,这些都是我所渴望的。只不过,在行为层面,我可以与父母所要求或期待的有所不同,我可以自由选择。
每个人做每件事情,不论看上去怎样的难以理解,其行为背后都有着真实且正向的意图与动机。孩子若能看到父母对孩子关心与爱护的这个部分,不管是希望孩子幸福、还是富足、开心、快乐、健康等等,既而认可与肯定他们的爱,这会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接纳;与此同时,孩子也可以充分表达,我愿意接受或者不接受父母所提议的方法,我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彼此了解与看见的过程。
03
千万不要爽了叛逆,却亲手破坏了我们真正想要得到的丰盛与美好。
我们得非常清楚,我叛逆(拒绝)的是我不接受的行为方式,而绝不是我同样想要收获的爱与丰盛,否则你就会在无意识中将自己同样渴望的这些统统叛逆掉。
愿所有人活出真正的自己,收获你的梦想人生!你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