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都在等风来。
天气预报说,冷空气今晚来袭。我也偷个懒,翻一篇旧文出来。也算应景。
满架秋风扁豆花
秋风秋雨一夜凉。
早晨出门,不由得紧了紧衣衫。一回头,突然发现小区围墙的栅栏上有一丛扁豆花开正旺,丝毫没有理会风雨交加的袭扰。这丛扁豆,或许是某个勤快老人的有意播种,或许是天外来客的无意洒落,不经意间成就了一道默默的风景。不由得记起了一句诗,“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写这句诗的是清朝的郑板桥,当时他流落到了苏北宝应的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过着清苦的生活,春吃瓢儿菜,秋食扁豆,瓢儿菜是白菜的一种,扁豆也是农家常见的菜蔬,诗人的落魄生活由此可见一斑。但诗人毕竟是诗人,满腹文才是挡也挡不完,遮也遮不住的,他写下了上面十四个字作为对联贴在了门板上,算是苦中作乐的自嘲吧?
扁豆是农家非常熟悉的一种蔬菜,人们种扁豆,并不是为了赏花,而是为了食用的。由于扁豆是一年生的草质藤本植物,需要有依托物来攀爬,所以常常把它种在房前屋后,任由其攀爬在围墙屋檐、树枝栅栏。常常出现在我梦中的蝴蝶湾老宅,有一前一后两块菜地,在屋前的那块菜地的临河边,家人在春天总会种下几棵扁豆的种子,任由它攀爬在河边的几株柳树上。对于一家人来说,几棵已经足够了,它总是一哚噜一哚噜地长,一采就可以采上小半篮。
扁豆长得多,味道也不错。在我的记忆里,有两种,一种是偏白的,比较梗性,比较好的食用方法是将其切成丝,用热油加辣椒炒。另一种是偏紫的,比较糯,加豆瓣酱爆炒最佳。常常是临做饭了,去摘几把扁豆,洗净,快炒,几分钟就可以上桌,一嚼,满嘴清香。现在才知道,扁豆有药用功能,扁豆花还是一味中药,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小时候只是被告知,扁豆味虽好,却不宜多食,是极易上火的,适可而止最好。
扁豆又称南豆,但我们从小就将其叫做羊眼豆,因为其成熟的果实是黑黝黝的,带着光泽,极像湖羊的眼睛。就凭这种活龙活现的命名方法,让我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充满敬佩。
其实,扁豆好吃,花也开得漂亮。它的花,有白有红有紫,常见的就是紫色的,花不大,却艳,常常是一小撮一小撮地开,一簇开完了,结了果,另一簇又开了,从夏季一直开到秋末,生生不息,永不疲倦的样子。花虽小,却有模有样,两张翘翘的花瓣,给了其振翅欲飞的姿态,一簇簇,就像是一群群蝴蝶在绿叶间自由自在,翩翩起舞。清朝诗人查学礼曾有诗云,“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同样是野趣农家,同样是默默年华,看来扁豆花就该是寂寞的,等着秋凉,等着霜下,坚守着自己的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