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妈妈一起从医院回家,往地铁站走的路上聊起了「医生的日常着装」。
引起了「朋友圈不像医学生,穿白大褂不像医生」的我的兴趣。
妈妈刚刚听完一场医院举办的关于「职场礼仪」的讲座,兴奋地和我谈论起讲者的种种观点。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包括:
−男性应当穿深色高腰袜,以防在比如翘二郎腿时露出腿。
−女性最适宜的发色是黑色或偏黑色系,眉毛画成烟灰色或深色系。
听完这些,我是拒绝的。
深色高腰袜,是我对父亲的重要记忆。夏天穿着中裤,也会配一双薄款藏蓝色高腰袜。以至于我认为父亲的同龄人大都是这般穿法。
我表示,现在的男生流行穿低腰袜露脚踝才好看,并指了指沿途路过的「杨洋」的海报。
妈妈说「那是流行,不是规范」。
我不由得展开了换位思考。
假想一下自己是病人,如果看到一个年轻男医生穿着藏蓝色的高腰袜,我恐怕只会觉得他很古板,并不会因此觉得他的医术可靠。
换言之,如果看到一个中年男医生露脚踝的穿法,我会觉得哇噻这个年龄还这么潮,哪怕他长得确实不怎么好看,他的个人魅力也会因此加分。
这并不会影响我对他医术的判断,毕竟正常人没有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开玩笑。
如果他的医术可靠,人又潮,我会觉得他是一个思想不落伍的人,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方面,然而这样的人在医生群体中少之又少。
如果他只是医术可靠,我会觉得他是一个好医生。
如果他的医术很烂,我会觉得他不过是一个徒有其表的人。然而我亦无权评价他人的生活。
因此,我认为深色高腰袜与医术没有多大关系。
在我周围认识的年轻男医生中,不少都穿着不同颜色的短腰袜甚至船袜,只要不是粉红色,我想都没什么问题。
有些不成文的规范,只是腐朽而不自知,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因为它最安全,最保险。
前年冬天,我第一次染发,深金亚麻,特别高兴。
看够了二十几年半黑不黄的头发,焕然一新。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仪式感」,这东西有时候挺重要的。
可能是头顶上色时间有点久的关系,染完之后,头顶尤其「黄染」,在一旁烫头发的妈妈的强烈建议下,理发师把我的头顶加深了。
妈妈说「在医院头发不适合染太黄了」。
关于发色发型与环境不可调和的矛盾,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大学以前,学校一般都不准许学生烫发染发,有的学校也因规定女生必须剪短发而著名。
电影里,垫底的学生会因为想发奋图强而将头发染回正常,将头发剪短或将卷拉直,一副标准「乖学生」模样。
一方面,为了让自己不分心,或者以这种「仪式感」让自己觉得就可以不分心;另一方面,学校要求营造一个学习氛围,毕竟学校属于集体生活,中学生尚未满18岁,学校有责任给予「把你当无成熟自我管理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引导和「效益最大化」的管理。
这是中学的「规矩」。
而医院,也有医院不可调和的「规矩」。
太黄甚至金色的头发,给患者以不稳重感,像一个时尚达人穿着白大褂,行走江湖,好像下一秒就要开始「yo yo」饶舌,或是来串场子的。
妈妈提到讲者讲到的一则事例「一个二线女医生,因长相年轻、头绑小辫、佩戴可爱发卡而被患者质疑,后得知该医生医术精湛、相当厉害」。
这让我想到了「欢乐颂」里的「曲妖精」曲筱绡。
平日里穿着古灵精怪,谈起生意来,着装却毫不马虎,职场干练风十足。
我表示,长得年轻没有错,如果她不编小辫,不戴可爱发卡,应该会好很多。
诸如金发、小辫、可爱发卡此类的东西,和深色长腰袜还是不同的概念。
有些不成文的规矩,忍着点,对自己到底是好事。
睡前上微博看了看,不禁思考了一些事。
有的医生用微博「看病」,有的医生用微博转发各种医学信息,研究进展也好,真人真事也好,有的医生用微博打击坏的、弘扬好的等等。
像自己这种微博还算活跃的分子,也许以后会忙到忘记微博之于真实生活的存在,觉得上不上都没差,也就是「不依赖」。
但我还是会想思考一些事,比如,有人私信问病怎么整?
恕不回答。
「你看那些用微博看病的医生,多热心、多亲民。」
「微博能看病,要医院干嘛?除非我的医术已经高超到可以不用见病人,就能判断病情的程度。再多的辅助检查,都不及见到病人本身的情况准确、真实、可靠。何况家属往往不能准确地传达病情的细节,心切居多。」
我之前在科里的时候,有一个「亲戚」,来找我咨询,想让我找当天的值班二线医生咨询一下病情。
病人没来,家属来了两个,拿了一堆检查结果,想咨询还有没有来住院医治的必要。
问病人的症状,没什么太多的症状。
看检查结果,没有化验报告,只有影像学检查。
问有没有抽血检查?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问当地医院的诊断和已经进行治疗,没有书面材料,最后只得辗转和那边的医生通了电话。
果然医生和医生之间更好沟通,问什么知道什么,除了准确,更关键的是「抓重点」。
节省彼此的时间,提高效率办事,本就是用别人休息时间帮忙办事。
之前热播的「太阳的后裔」中,宋慧乔给某领导人做手术前,宋仲基问她你就告诉我能或不能成功?用枪与试图阻挠之人僵持着,只要你说能,我就护你周全。
「能不能治」,在见到病人之前,都无法完全下定论。「能不能成功」,在手术结束之前,都无法完全保证。
正是有了这种不确定性,人和机器才有了区别。
正是有了这种复杂性,人才有可能精彩地活着,多么复杂的程序代码都无法替代和演绎。
所以我承担不了微博看病、网络看病、短信电话看病的责任和风险。
如果你需要看病,请来医院找医生。
之所以会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在思考「医生的姿态」。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里面的人说的一番话让我印象颇深,我特意找了出来。
「对于这个网红盛行的时代,你的观点是什么?」
「所谓的网红,只要有人在看,其实这波人就有责任去传播一些更多的、积极向上的东西。这种时候我觉得一个网红的基本素养,在面对大型事件的时候,至少能做到不教唆、不煽动和引导广大网民保持客观冷静。所谓的不教唆,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你最后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其实不一定适合他。所以说,我们可以跟人说历史,历史上谁谁谁怎么做,你可以参考,我怎么做,你可以参考。但是你不能说你要怎么怎么做,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语言结构。」
与网红和明星不同的是,医生是更加在真实世界里的存在。而相似的是,他们都比平常人更具有「引导性」,网红和明星是因为他们的光环,容貌也好,个人魅力也好,才华也好,而医生则是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生命所系,性命相托」。
所以我觉得「医生的姿态」挺重要的。
每个行业都有它应有的姿态,不能再我行我素、口无遮拦。
我也不认识编小辫、戴可爱发卡的那位医生,不清楚她的个人风格。
有一位二线女医生,一直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每天穿着不同的高跟鞋上班。
查房时走在前面,淡妆大波浪,隐形眼镜,高跟鞋,十分有气质,做事干练。
我觉得就挺好。
与此同时,还有一位一线医生,同样是每天穿高跟鞋,画风却很不一样。
所以适当地打扮和医术也没什么关系。
临床上有不少医生呈现出一种「不修边幅」的状态,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
自己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给患者带去或多或少的信心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