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就是有我们仨的日子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就是杨绛先生对家的定义。
她们一生搬过很多次的家,从牛津到巴黎,再回国到上海娘俩婆家两边辗转,再到北京清华,北师大,直到年老才有了三里河寓所像样的房子。然而,不论在哪里,三个人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快乐的。
“我们俩每天除了读书工作,就是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阿媛回家,我们大家掏出一把又一把的的石子把玩欣赏。”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媛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媛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媛都是好学生。”
这才是一个家,这就是最好的夫妻和亲子关系。很朴素,很简单,没有大房子,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大堆的玩具,没有威严的家教。有的只是相依相伴,有的只是哥们朋友。这样的日子我们都可以有,只要我们懂得珍惜。
2.择一事终老,我们的日子就很充实。
“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读书写作就是他们仨一生的生活,杨绛先生和钟书都是爱读书的人,他们因志趣相投而结合,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杨绛先生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一生笔耕不辍,著作有剧本,散文,小说,还有译著。在女儿丈夫相继去世后,她还完成了女儿遗愿《我们仨》的著述。
钱钟书也是一生饱读诗书,他的小说《围城》后来还改编成了电视剧,他还参与了《毛选》的编审工作。
最好的家教就是榜样教育,最广的见识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的女儿钱媛生在英国,去过巴黎,回国后又跟父母在大学里长大,爸妈英文好,她也从小就喜欢外语,受家庭的熏陶也是“读书种子”,聪慧好学,桌有成就。年纪轻轻就是大学教授,对工作兢兢业业,在病床上还坚持完成着自己的工作。
他们的一生也可谓颠沛流离,可他们热爱读书学习,热爱工作,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们没有虚度此生。
我们如若能择一事坚持终老,想必在我们老去的时候,一定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叹息。
3.最好的爱情就是志同道合,相守相持。
杨绛和钱钟书的结合在那个年代可谓是最幸运的。他们门当户对,志同道合,自由恋爱,才子佳人绝配。他们一同出国留学,在同一所大学工作,在工作中他们还能相互扶持。这当然是绝好的爱情。
可生活终归不只是诗和远方,也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也不例外。尽管他们出生大户人家,但也生逢乱世,不得不面对颠沛流离的生活。
“遇到困难,钟书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我爱整洁;他们爱方便,我们都很妥协,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杨绛先生也有自己的工作,可在钱钟书创作《围城》时,由于当时经济不宽裕,请不起阿姨,她甘愿做灶下婢,主动承担起所有家务,让丈夫专心创作。
到老年时,钱钟书和钱媛都病倒在床,杨绛一人每日辗转医院,但她说,即使在医院,我们仨在一起的日子也是最快乐的时光。
妥协扶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是爱情得以长久的秘密。
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只是“我们仨”做到了而已。幸福也就是简单平凡的点点滴滴,一家人能聚一起也许就是我们几世修来的缘分,只要我们珍惜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