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出来的时候,家长不觉知的话会有四种错误的反应模式,然后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分享完了之后,有家长问我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呢?
其实,每个家长都要成为孩子的情绪引导师。
家长为什么不懂引导?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父母之所以不知道怎么去做,是因为还没系统了解过,也没训练过自己的情绪到底怎么去处理,怎么正确接纳情绪。
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接受过处理情绪技巧的训练,就会很容易做情绪的奴隶,那到底怎么样从做自己情绪的奴隶转变为做情绪的主人呢?
我想结合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处理女儿Kimi情绪的问题时,我在与她互动的过程中一些真正的体验,以及书中的智慧,给大家分享。
告诉孩子关于情绪的知识
说到知识就需要沟通,六岁之前的孩子是需要感受的,我的女儿Kimi已经七岁了, 对于这样年龄阶段的孩子,我觉得可以告诉她一些关于情绪的道理,就像讲故事一样告诉她。
比如Kimi在房间里和我哭闹过之后,她就会说:“妈妈,不要告诉别人我们发生了什么!”我就在想,承认自己有情绪是没问题的,人有负面情绪并不是见不得人,人都有情绪,区别在于能不能处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我告诉她:“孩子,你可以承认自己有情绪,不要担心别人知道你的情绪。”
当Kimi听完,她说:“原来每个人都有啊,我以为只有我自己这样闹情绪呢。”
我说:“你们班,包括全校的小朋友,都有情绪,大街上遇到的每个人也都有情绪。”我就一点点地告诉她,让她感觉有情绪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当我发现孩子说“妈妈不要告诉别人我闹情绪”,我就在想她觉得有情绪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就要告诉她有情绪是正常性。
使用非破坏性的方式表达情绪
首先你要告诉孩子什么是“非破坏性”,比如说,你生了弟弟妹妹的气,你可以不理,但是不可以打。不理是可以的,可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打”这个动作是破坏性的方式。你要给他罗列出哪些是破坏性的方式,因为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情绪宣泄的度是什么。
如果有些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摔过东西,或者说用恶意的语言等破坏性的方式发泄成人的情绪,那孩子学起来很快,而作为指导师,要教给孩子什么是破坏性的方式。每个家庭的标准不一样,如果作为家长的你也不知道的话,可以通过日常家里练习找到你们的非破坏性的界限。
其次还要用多种方式宣泄情绪,这是和表达情绪不一样,宣泄情绪是要教给孩子一些宣泄情绪的活动,比如我会告诉孩子当我有情绪的时候,我会听音乐,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出去转转圈。
我就问Kimi:“孩子当你的情绪来了之后,又不能打人,哭闹也没用,你想过用其他方式来宣泄情绪吗?”
Kimi就说:“我可以画画,我看我的iPad,玩儿我的玩具。”
除了以上宣泄情绪的方式,也或者可以用正面管教的方法,让孩子营造自己的冷静空间,当情绪来的时候,可以通过冷静空间进行情绪的宣泄。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努力
在孩子有情绪之后,作为指导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努力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情绪,努力地想和他们沟通、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和渴望,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很无助,妈妈很想了解你内在情绪的希望和需求。
有时候孩子会不知道自己已经处在情绪中,那就等孩子情绪没有了,换一个时间再去和孩子沟通。
当女儿Kimi有了情绪后,我会在她情绪稳定的时候和她沟通,也就是我们两人都启动“温柔模式”的时候进行沟通,回忆昨天或者前天情绪的背后是什么。
当孩子冷静的时候,他会告诉你的。她会知道:妈妈是爱我的,在意我的,原来妈妈特别想进入我的内在,接纳了我的情绪。这样,她就会一次一次就会松动自己,正确说出来当时的内在是什么,当她事后一点点地表达情绪背后是什么,她就会学到表达情绪。
父母要做孩子情绪的榜样
爸妈是孩子情绪的指导师,必须要成为孩子情绪的榜样,你要给孩子面前演示你是怎么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你是用什么样的非破坏性的方式表达情绪。
当我和Kimi一起阅读绘本的时候,我会有情绪出来,读到一些有感情的故事会掉眼泪,她就把灯开得很亮,摸我的眼睛,问我:“妈妈你哭了吗?”
遇到一些伤心的事情,我一定会告诉她伤心的原因,这就给孩子榜样——妈妈是这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她就会学用这样的方式。
同时,当我真的用不正当的反应模式去面对孩子的情绪了,事后,我就会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会作调整。”
我更喜欢称以上的四种的父母为情绪指导师,不管叫什么,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孩子处理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情绪,让孩子知道情绪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接纳情绪,通过了解让自己真正的变成情绪的主人。
李中莹老师说:如果家长能够协助自己的孩子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称之为EQ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我自己重新学了一遍情绪理论和智慧,这一点上,我也很感恩我的孩子。
在孩子有情绪的过程中,是非常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的,我相信,我们会和孩子一起穿越情绪,真正成为情绪的主人,这样持续去做,孩子行为上的问题就会减少,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好!
那么亲爱的家长们,如果今天孩子出现了情绪,你知道怎么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