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为什么道理孩子都懂,却就是不听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苦口婆心地规劝一个人,说的道理简直不能再正确了,但他就是不按你说的做。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多。
这种时候该怎么办?继续讲道理碎碎念,还是直接来硬的逼迫孩子就范?
其实,这两种方式都忽略了这个问题的本质:他为什么不肯听正确的道理?
问题的本质
在这里面,其实有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你把对方置于什么样的位置上。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细节。
有时候你想要提醒小朋友某件事,例如应该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结果小朋友不仅没有听,反而把手里的东西扔掉,不肯合作。而你仔细分辨他的情绪,会发现他不是跟你对抗,更多是委屈,他会大声说“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或者“我是还没来得及放”,大人往往不理解孩子的委屈,而是说:“我不就是提醒你吗?”“脾气这么大跟谁学的。”结果孩子就更哭闹了。
在这样的场景中,驱动孩子的内在情绪是什么呢?
其实,在这个场景中,孩子的心理语言是:“我本来就能做好的,不用你说我也能做好。”他的内在情绪是:你说这些提醒的话,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似的,你不相信我。而他之所以不合作,是因为他的潜意识觉得,如果听话了,就是承认了自己做不好。
这里面涉及孩子的自我感知,如果是自己本来就想做的,那么是对自我的自豪感;如果是自己没想到,而要父母提醒的,那则是对自我的羞愧感。
这个细节有什么重要的呢?重要之处在于,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注意到,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是把对方置于好角色上,还是坏角色上。
什么是好角色、坏角色呢?
我再举个例子。
假设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家务事很多,小孩子非常累人,老人也不给力,还总是有令人烦心的闲言碎语,更不用说工作和生活难以平衡的困扰。这个时候,对自己的孤立无援感觉异常委屈的年轻妈妈很需要丈夫的支持。
那么年轻妈妈该如何跟丈夫说呢?她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说丈夫哪里不好,指责他有多么不负责任,自己这么艰难,他不仅什么都不管,也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的关心。另一种表达方式是,讲出自己的困难,问他能不能帮助自己解决困扰。
这两种表达方式针对的事情一样,期望达到的结果也一样,但表达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呢?最重要的不一样是:指责的表达方式,让对方成为“坏角色”,说的是对方哪里不好,如何没达到要求;需求的表达方式,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成为能帮助自己的英雄。
让对方成为“坏角色”,潜意识是要唤醒对方的内疚感,想提醒他有多么不理解自己。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经常不自觉采用的方式,很多时候,唤醒他人的内疚感,是让我们感觉到痛快的方法。
但问题在于,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感觉自己是“坏角色”,一旦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指责,一个人的下意识反应是防御,否认这种指责,要么是冷冷地不予回应,避开指责,要么是情绪爆发,把小事变成争吵。
而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是让对方看到,他做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到自己。这是不把自己的困扰归咎于对方。
有的人或许会觉得:不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怎么会改好呢?但事实恰好相反,往往这样才能让对方做得更好。
由此,我们会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讲的道理都对,但对方却不听。原因其实就在于我们把对方置于哪个角色上。
如果我们讲的道理是你如何如何不对,按照我说的道理才对,其实是把对方置于“坏角色”之中。这里的“坏”不是指邪恶,而是一切负面归责,例如看问题不清楚、不听话、脾气不好等等。与此同时,隐含着的是把自己置于“好角色”之中,“你看我说得多对,我看的多明智”。只要是声称“对方错了,自己才对”的讲道理方式,就是将对方置于“坏角色”之中,自己置于“好角色”之中。
这种情况下,你讲的道理有可能全对,对方也点头承认,但是对方心里一定是非常不服气的。你讲的道理越对,就证明对方越错,他心里的自我感觉就越糟糕,就越不愿意接受你讲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跟一个处处都有理的人很难相处,就是因为这样。
当孩子拒绝父母的要求时,也许拒绝的并不是要求本身,而是父母对自己的指责。“我不是这样的。我本来也可以是对的。”这也许是他大哭的背后原因。
背后的原因
如果明白了这个心理机制,那么正确说话的策略也就很明晰了:尽量以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式提出建议,他人也愿意接受你的建议,这样互惠共赢,皆大欢喜。
但生活中,这一点却是难以做到的,为什么?
第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执着于“应该”。
这种情况对应心中抱着固定理想型的人。这样的人对于人和关系“应该如此”有强烈的预期假定。一个男人就应该沉稳坚毅、大气开朗、勤劳顾家、温柔呵护,做到这些都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有问题”。类似的,一个家庭就应该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温情热络,做到了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有问题”。一个孩子就应该干净整洁、落落大方、勤奋上进、知书达理,做到了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有问题”。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与别人对话的时候,话语里都隐含着对对方的评价——正分,零分,负分。而我们对他人的评分是正分还是负分,取决于我们的零分线设在哪里。
零分线就是我们心中的“应该线”。当我们心中的“应该线”画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那么任何现实中达不到这条线的行为或做法等都是负分。
在这种情况下,让一个人口头上不要指责别人,要鼓励赞赏别人,他是做不到的,因为他在心里就已经给对方打了负分,即使口头上不指责,他也能让对方感觉出他心里的负分,最后交流的结果还是一样的。要么是自己把不满爆发出来,要么是对方感受到被指责而离开。
与“应该线”高的人相处,做好了得零分,因为都是“应该的”。稍微做不好就是负分。
真正让生活轻松的方法,就是对他人不抱有预期,这样别人有一点点好的地方就都是正分。例如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不问候是正常的,这样,如果有个朋友给自己送份祝福,立刻就会觉得惊喜备至,而不会因为朋友怎么都想不起来给我打个电话而气恼。例如认为我们下班回家懒得做家务是正常的,这样,看到另一半下班后还在家里忙碌收拾,立刻就会觉得对方好好啊,我好幸运,如果对方某天没有这样做也会觉得可以理解。例如认为小孩子贪玩懒惰是正常的,这样,如果孩子能自觉勤奋一次,立刻就会由衷赞叹“哇,你好棒”,即使孩子有时懒惰也能理解了。
如何让生活看起来处处美丽?相信不美丽是正常态就可以了。
这种心态上的打分,其实是不容易更改的,它涉及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对世界的看法。很多时候,让一个人放弃掉他心里的“应该”,对他是十分痛苦的事,因为这些“应该”就是他对这个世界的信念。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处处苛责,看什么都不满意,会劝他降低点要求,但实际上他是做不到的,因为那意味着放弃他对这个世界原有的看法。他这其实不是高标准严要求,而是对世界的多样性缺少包容。
语言方式并不是我们能随意选择的,它反映了我们内在的世界观念。
第二种常见的情况是执着于“我好”。
前面说到,当我们想要规劝一个人,如果太彰显自己有道理、对方不对,就有可能让对方产生抵触情绪,反而起不到规劝效果。那如果不处处彰显自己,多理解鼓励对方不就能达到效果了吗?
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规劝他人的人,并不是想达到规劝的效果,而恰恰是想达到彰显自己的效果。
“你看,我早就说了吧。”这就是一句想要彰显自己的话。
举一个例子。当两个人意见有分歧,对方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结果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期望对方能够采纳好的建议,得到好的结果,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刻意忘记两个人曾经的分歧,也不要让对方觉得丢脸,而是尽可能鼓励他再去尝试。在正常情况下,遭遇过一次失败的人自然会去采取不同的策略。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提建议的人在看到对方遭遇失败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看,我早就说了吧”,然后开始回顾自己是如何做出正确判断,早就预见到这一局面的,然后想要让对方承认自己多么正确,不听劝是多么不明智。在这种时候,就进入了前面说的将对方置于“坏角色”,将自己置于“好角色”的情境中。
这种情况下,规劝者甚至希望对方失败。因为只有对方失败才能证明自己明智,证明自己明智的欲望远大于关心对方如何成功。
当小孩子没有听父母劝,非要拿着一个重的东西走,结果摔倒了,父母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是赶紧拥抱一下,说“没关系,摔疼了吗”。而当小孩子把东西放下,爬起来再走,就只为他喝彩“你好坚强”,绝口不提“看,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老子讲“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就是指不彰显自己,才能在很多时候化育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