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入托一周,怎么说呢,第一天他以为和体验班一样妈妈陪着,背上小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幼儿园。然后分开时候很诧异,才意识到原来要自己留在幼儿园,虽然我一直和他说幼儿园是他自己和老师同学一起,可是真正开始他才明白,继而开始了焦虑。
后面早上起来他就很焦虑很忧伤,说不去幼儿园好不好,进班级的时候会哭一下。听老师反馈,我们走后很快就不哭了。看每天老师的照片分享,也看的出他的变化。从一开始一张不开心委屈的小脸,自己坐在那或站在那参与不是很积极到周四看到笑的照片,周五各种专注的脸,跟着外教老师做各种动作,积极参与,我也欣慰很多。中午去接从第一天看到阿姨就大哭,到后面要外公抱抱到周五自己开开心心走出来,要求自己下楼。虽然晚上还是不愿意让我们提幼儿园,也不想看幼儿园里的照片,更不说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我各种旁敲侧击,加上老师的照片和反馈,去和他渗透,周六早上还委屈的说我今天不去上幼儿园,得到确认,周末不用去,妈妈陪着玩儿,就开心的大笑了。虽然还未达到完美,但是看到每天的成长!老师说周末要和宝贝有个庆祝,我上幼儿园了,让他们有仪式感。
孩子成长中一个很重要的考验就是上幼儿园吧,第一次走出家和不熟悉的人呆着一起大半天,是对他们独立的考验,分离焦虑凸显出来。这时候帮助宝贝安全感的建立和强化是最重要的,也是可以帮助他快速度过适应期。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些慢热,有些很容易适应,有外向的,有内向的,有敏感的,有比较大方的,没必要攀比,各有各的特色,无好坏之分。家长切忌去不断批评他,不断重复说孩子不坚强,不像个男子汉,自己走,不许抱!这样只会让孩子更焦虑,认为可能是自己犯了错,他想寻求的安全感会无从下手。入托的孩子毕竟还是比较小,这时候家长只要给宝贝一个大大的拥抱,说我们会准时来接你,保证你一放学,就看到我们在门口迎接你。孩子可能会在家里拒绝提幼儿园的事,我家会双手捂住眼睛,屁股对着我们,说你不要再说了吧。但是还是要通过各种途径,绘本,故事,游戏等来引发孩子对幼儿园,对老师的好感和信任,切忌在孩子面前说幼儿园老师的负面的话。通过老师分享的照片,反馈来及时给孩子点赞,也说明老师非常喜欢他,老师发现的孩子的优点。只有孩子对老师建立了信任和好感,幼儿园中的安全感才会逐渐建立起来。家长要保证和老师的适时沟通,家长也需要对幼儿园和老师建立安全感,老师亦如此,沟通会让信任建立的时间缩短很多。
家里孩子可能还会提到不要上幼儿园,很多老人为了让孩子不要哭了,就会随口答应,这是坚决要避免的。我家阿姨这点很好,小朋友说不要去幼儿园时候,她会说晚上不用去。然后小朋友很精的,会跟一句,那我白天也不上幼儿园好不好。。。我们会和他说,白天要去幼儿园的,爸爸妈妈白天要上班,哥哥白天要上学,你现在也需要每天上幼儿园,然后周末休息两天,我们去幼儿园和老师和同学一起玩儿,家人会准时接送。爸爸妈妈也会和老师来关注他的成长。小朋友有时还会接一句:我还没长大,我还是小宝宝。。。哈哈,这算是分离焦虑带来的拒绝成长吗。我一直坚持必须要诚实,不能随口妥协承诺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也达成一致,要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开开心心回家。
这时候的孩子会很粘人,一直要抱抱,而且会盯着他最信任或喜欢的人求抱抱。可惜我家我排第二,第一的是阿姨,哈哈!有点小嫉妒,但也说明阿姨平时对孩子真的是很好。这时候就多抱抱吧,然后再找些他的兴趣点,转移他的情绪。不用刻意去提幼儿园,可以不经意间点一下,你会发现他不会特别抗拒。就是要给他建立足够的安全感,让他觉得出去上幼儿园并不是爸爸妈妈把他扔出去不管了,而是为了帮助他创造更适合他年龄更好更安全的环境去成长,学习和游戏。
阿姨是个矛盾的存在,尤其是有老人帮忙的家庭。老一辈那个年代,万事都是自己来,所以对于阿姨很矛盾。做子女的,一边很感谢父母辛苦来帮忙,一边又需要依赖阿姨,在中间要进行各种调节。老人会认为上幼儿园了,就不需要阿姨了,其实真不是。上班的压力,带娃的压力,以及希望父母不要太辛苦的压力,自我独立的能力,都导致阿姨是必须的。在孩子入托时候,需要保持家庭的稳定,因为入幼儿园已经是个重大变化,如果成员再有变化,那就是双重打击了,雪上加霜。所以,还是需要认真分析阿姨的必要性和时间的调整,要至少保持相对长的稳定。让孩子充分建立安全感之后,又衡量家里实际需求,再做下一步决定为妙。当然,也要给阿姨建立安全感,给父母肯定理解他们的需求,需求一个平衡。
总之,家里必须要统一,最怕两套规则,这样会让孩子很迷惑,也会让分离焦虑期延长。
当入托季遇到出差季,我只能更淡定。因为有哥哥的经历,我本身也相对淡定。我在宝贝第一周上幼儿园只有周一和周五在,接下来又出差两周,估计我回来他已经很喜欢幼儿园了,期待他和我巴拉巴拉讲幼儿园的各种快乐故事,享受幼儿园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