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人的生活在婚礼中注重的是婚礼的仪式,结婚纪念日,每年的生日,生活中的各种仪式感。
并非人人喜欢仪式,喜欢充满仪式感的生活。有人觉得仪式感对心理,精神影响都是暂时的,并不长久,繁杂而不必要。
但不同的人,对仪式有不同的看法。但我想,对于仪式形式,大于意义的可以简化,而承载着中华文化和血脉的仪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乐在其中,毕竟仪式是庄重的,靠自己体会。
我们现在人的生活仪式感,呈现出的是更热爱生活的一种表达,用仪式来提醒我们,其实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该如何告诉他们生活为什么需要仪式感?
仪式感是一种敬畏,是责任的提醒
校园的每周一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国旗下宣誓,唱国歌,行注目礼……这些仪式或许超出孩子的理解范围,还不是很懂,但是营造出来的氛围,更多的体验。这种价值的呈现,孩子们耳濡目染,带给孩子学习和思考。
植树节,虽然只是带领孩子种树做个仪式,但是仪式的背后意义是让孩子知道,树的价值,加强环保意识,渐渐让他们懂得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仪式感是成长的标志
吃了今晚的蛋糕,孩子你又长大一岁了。
成长过程中你要学会照顾自己,每天早晨洗刷,整理房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妈妈给你一个权利,你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零花钱,你可以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在学习,游戏和户外活动中找到生活中的平衡点。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仪式感就是创造爱和幸福感,它增加了整个家庭的凝聚力,归宿感
从小培养孩子的仪式感,还可以让孩子经营自己生活的情趣能力加强,仪式感也会增加整个家庭的凝聚力。
在孩子遇到困难,垂头丧气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给他一个深情的拥抱,让他感受到我们的爱,让他明白家人之间的相互支持。
每天早上孩子上学时,和孩子道别并祝福他今天开心,每天晚上亲吻孩子额头道声晚安,让孩子感受到他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我们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
在仪式感中感受到爱的孩子,她们更懂得爱自己,爱别人。
生活中的仪式感,是否与传统文化有所区别,然而传统文化不能照搬,而是传承之时还需要革新,取于精华
饭前感恩词
饭食之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自奉必须简约,宴客切勿流连;饮食约而精,国疏与珍馐,勿贪口腹而弑杀生擒,萝卜白菜保平安人生;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恩一切的一切;祝一家人用餐愉快!
这是儿子经常在晚饭前要诵读的感恩词,诵读完后他还会深深的鞠躬。
或许在很多大人看起来,这是繁琐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所谓仪式。
但我觉得如果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孩子会懂得知恩感恩。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孩子有多大变化。但我相信带来的影响会在未来某一天就会显现。
告诉孩子,还有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值得我们对生活的认真与热爱,用生活中的仪式感积极生活,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爱自己,爱生活。
365挑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