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底《瑞丽时代先锋》纸质杂志停刊,2016年相继又有《芭莎艺术》《新视线》等纸媒宣布停刊,2017年似乎是不可避免地,又有十多家纸媒宣布休停刊。纸质读物的江河日下已经达到肉眼可见的速度了。
确实,近几年网络的发展飞速前进,尤其是手机等信息终端似乎成了所有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沟通、购物、记录、支付、出行、阅读……几乎跟生活有关的所有方面,一部手机即可解决。
越来越多的信息高度电子化,相比之下纸质媒介似乎成了鸡肋。
但实际上,现在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接触电子信息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但也正是这同一人群,同时也爱好上了一种被称为“手帐”的纸质笔记本。
他们在自己的手帐上记账、记备忘、记日记、记游记……几乎记录关于他们生活的一切事物。也许大多数入了“手帐坑”的年轻人们只是追逐潮流,或者出于对执笔写字的特殊情感,但其实,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记录不单单只是记录罢了,记录下来的信息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回忆,也可以发挥更大的效力。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的作者奥野宣之在他的书中就提到,笔记是为了“知识生产”服务的,而为了达到知识生产的目的,利用一个纸质笔记本是最优的选择。
看过《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朋友们应该都会对奥野宣之这个名字有印象了。奥野宣之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不管是工作还是个人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自己的生活,并且创造出了自己的信息整理术,让笔记本发挥最大效用。
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中,奥野宣之详细阐述了一个笔记本在信息整理中发挥的巨大效用,他向我们介绍了“一元化笔记法”、如何高效率地在纸质笔记本上记录信息,以及如何活用这些信息。按照他的方法,你会恍然发现原来即使在信息时代,我们也必须要坚持使用纸质笔记本!通读全书,我总结出了以下三个原因:
原因一:记录简单
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语文一本笔记、数学一本笔记、英语一本笔记……配套的还会有作文一本、单词一本、错题集一本等等……所有的笔记本分门别类,数量远超课本。
这种分门别类的记录方法虽然让我们查找资料起来似乎更有头绪,但记录的时候你是否时不时会碰到“这个事我应该记在哪里?”“那个题我记下来了,在哪里呢?”等问题。
其实使用纸质笔记本根本没有那么复杂,为了让我们的记录行为更具可操作性、更简便,奥野宣之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一元化笔记法”。
所谓一元化笔记法,就是不分类别,只需要按照时间顺序,把你想记录的一切信息都纳入这册笔记本中。
这样做的好处是,随时随地,不管什么场合,只要你需要记录,往里记就是,不存在“该记在哪里呢?”这样的烦恼;或者需要查找笔记时,它就在你手中的这册笔记本里,绝不会在其他地方。
原因二:纸质记录带来的连锁记忆
如果只是“随取随用”这么一个好处,那电子记录手段显然不逊于纸质笔记本,而且很多时候记录效率还是高于纸质笔记本的。但纸质记录有一个电子记录永远达不到的好处就是它能带来连锁记忆。
以作者的说法,就是不管是使用手写或者是把资料黏贴到本子上的方式,在处理这些信息的过程当中,就留下了记忆的痕迹。当你再翻起笔记本的这一页时,你能感受到你当时记录时的心情和环境。
研究过记忆方法的小伙伴们可能对连锁记忆有一定概念,连锁记忆犹如将头脑的资料由一个提示、一个线索、一个小抄、一个重点开始,环环相扣,把所有的资料串联起来。就像唱歌,虽然忘了歌词,但当旋律响起时,歌词就会源源不断被带出来。
通过这种方法来记忆有四条规则:
一,要用具体的图像,做图像的连接;
二,当我们做图像连接的时候,两个图像一定要有视觉上的接触;
三,联想时一定使图像两两相连;
四,用同一图像做前后两图像的连接。
细看这四条规则,无一不与图像有关联。而我们用纸质笔记本做记录的时候,就是在脑海中形成影像的时候。你们一定还记得从前考试时,碰到不太熟悉的知识点,虽然记不起来具体是什么了,但还知道它就在课本那一页的那个角落!
这就是纸质记录能带给我们的原汁原味的记忆。
原因三:成为创意素材库
创意是什么?奥野宣之用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的一个名句告诉了我们:“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即便创意的本质如此简单,但要我们生成创意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中,奥野宣之总结了生成创意的五个步骤:
1、收集
2、咀嚼
3、发酵
4、顿悟
5、具体化
这五个步骤的前三个步骤都依赖着我们平常的记录。简单记录我们的日常生活看起来可能是无意义的,但在未来的某天,当你重新翻开时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而这种想法再记录下来,继而又将引起更多的思考。
坚持记录本身就促使你进行思考,久而久之,手头这个普通的笔记本就成为了你的人生素材库,它将成为你产生创意的基石。
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原本以为《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会是一本关于电子技术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作者奥野宣之用质朴的纸质记录给了我们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视角。这本书最颠覆人固有印象的就是打破分门别类的信息整理方法,用看起来最乱、最没条理的“一元化笔记法”教会我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这其实跟“复杂的事情简单做”是同样的道理。最近日本有家叫ZAKUZAKU的小食店火爆得不行,不管开到哪里都是门庭若市,不排上一两个小时队根本买不到,而且每人限购12个。但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小食店只卖一款产品,一直到好几个月后才似乎是不情不愿地推出其他两款小食。如果他们同时卖多款产品,未必能达到今日的成功。这就是将事情简化到单一去做的力量。
奥野宣之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一元化笔记法”证实的正是这个道理。把信息分类整理实在太辛苦难度太高太不容易坚持,不如把所有东西都扔进同一个笔记本就好。这也许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无论如何,记录信息绝不单单只是为了记录。记录下来的信息应当发挥它的价值,只要让我们自己素材库中的信息得到利用、成为知识生产的种子,那它就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