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吴秀波今天会到我们大学来参加电影节的活动,在此之前抢票的风潮已经在朋友圈热过了一轮又一轮,甚至还出现了有签到票后卖黄牛票的现象。联想起之前饶雪漫和《左耳》演员到学校来时的一些小风波,我突然想起了三年前类似的一个场景:那时央视主持人芮成钢来暨大做讲座。本来名人效应是预期之中的,校内通知也说明了凭票入场。但我被那狂热的阵容给震撼了一下:4点50,礼堂门口排队等候的人已经排到明湖边上,而讲座7点半开始,也就意味着同学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排队等待。后来在微博上有同学告诉我,有人甚至是2点40就来排队了。虽然芮成钢是位杰出青年,他很强,但尚不足以让学子如此痴迷和疯狂(当然后来他出事了,现在很多同学可能连芮成钢是谁都不知道)。吴秀波是很好的演员,但抢票大军的热捧,也应该让我们去反思在大学中到底需要得到什么,和怎么去得到这些东西。
学问的追索过程当中,“耳学”其实是一种最为快捷但最易混淆误导的方法。大学当中的讲座或类似的活动,无疑是在学界及社会各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者专家,围绕专门的问题去解析与探讨的一种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短时间中的知识引导,去了解世界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所以在21世纪初,曾有一本非常热销的书叫《在北大听讲座》, 收集了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在北大的讲座实录。然而,凡是越为热门的讲座,其所探讨的问题则必然更加大而化之,越为专业的讲座,则听众明显呈现小众化的态势。这也是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最高深最专门的学问,往往都只是少数人感兴趣和进行探讨的过程与结果。
但是,在听讲座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反映出一个大学其学生的品位与水平。如果说大学还有一些不同于、或者独立于世俗社会的品格和风骨,那就是在这个大学的传统与历史中,熏陶出学生对学术、学问和学人的鉴赏与尊重。不可否认,大学所培养出来的精英或者名流永远是少数,大部分人在岁月的洗礼中必然泯然于众,但大学存在的价值,不在于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让他们能够具备判断、鉴赏学术的趣味及水平的高低,进而培养起对学问的敬畏和尊重。我并不反对成功人士、社会名流或贤达在大学中宣讲他们的成功经验、指点江山,但大学自身就应该充分地明确自己的地位和品味,尤其在校级的公开讲座里,应该有更多更具备学术性质的讲座去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不是邀请一些本身极具争议的社会“知道分子”来指点学生的思维和价值世界,更没必要通过娱乐化、明星化来扩大学校上头条新闻的几率和影响力。大学就是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象牙塔,而不是聚焦娱乐的名利场。
或许在今天,大学生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天之骄子”,但我始终认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而且应该努力培养的品格。趋时而动、追赶潮流、热捧明星,至少在学术的殿堂当中不应存在类似的做法。我期望能够看到,是来自不同学科的世界一流专家,在大学开专题讲座时,哪怕那不是你的专业、哪怕你只能听懂十之一二,你都像追捧芮成钢、追捧吴秀波那样去排队等位,而不需要学校反复用刷卡报到和期末给学分的方式来提醒到场,我们整个大学的学术品味,乃至于整个国家的学术品味,才有机会真正地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