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空间概念
1、空间的定义
空间是上、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自行封闭的范围。即是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的三维空间或简称空间。因时间与空间同在,故将具有时间性的空间又称之为时空。
仅有能量存在的空间称之为“真空”,其能量称之为“真空能”。“能量或真空能与空间和时间是同时存在的”。物质和与物质同在的时间是从能量演化为质量(或物质)时开始存在的,因而任何物质都存在时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具有相对存在的相对性,是绝对和相对同时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有物质存在的空间称之为物质空间。由于物质有两种基本的存在形态(场的形态和实体物质形态),故将有场的形态的物质空间称之为场态物质空间。或称之为虚空,虚空黑而无光,故又称为黑洞(隐形)空间或隐性空间。将有实体物质形态物质存在的空间称之为实体物质空间,据可见和不可见实体物质又可分为黑暗(隐性或隐形)实体物质空间和光亮(显性或显形)实体物质空间。和时间一样,显性(显形)物质空间的存在只是变化中的一瞬间,一瞬间之后即进入隐形物质空间,我们见到的显性物质空间是连续不断的每一瞬间的显现。
2、空间的特性及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
任何形态的空间(母宇宙空间是圆球形的空间,物质宇宙空间是椭圆形的空间)。其本身是不能再压缩或膨胀的,也是不能任意扭曲或任意更改其原来形态的。物质或物体受冷收缩或受压缩以及受热而膨胀和空间本身无关。物质或物体收缩或膨胀所占空间(即体积)的大小,仅与物质的密度有关,是物质密度或结构发生改变的结果。而不是原来所占空间本身起了变化。天体或物体在空间运动突然改道而行,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另外占据了空间,而不是原来的空间发生了变化(即不是所谓空间发生了弯曲或扭曲)。换句话来说,即物体在空间受阻力作用改道而行,不是什么空间变弯曲或扭曲的结果,而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任何天体运动轨迹的变化都是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力度的大小变化造成的,当物体或天体的运动距离不变时,所需时间的长短,也仅取决于物体或天体受力变化后的速度。速度快所需用的时间自然短,速度慢所需的时间必然长,也不是什么时间自身变其长短而引起速度快慢或距离长短的变化。运动过程发生变化都有前因后果,不能因果不分,本末倒置地解释宇宙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空间仅是能量和质量及万物互化和运动所占用的场所。它就象一个大舞台,能量和质量及万物都是在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物质和能量两者在空间互相演化时,需要一定时间,但时间不是什么物质性的时间粒子,也不是能量,空间也是如此,它不是什么具体的物质,也不是能量,它们都没有参与物质和能量之间的互化反应。时间、空间和温度都是为描述能量与质量(物质)在一定空间内和一定时间内及一定热能条件下相互演化的概念性参数,不能将时间和空间视为能量或物质而参与质能演化或万物互化过程。时间和有物质或能量占据的空间虽然与物质和能量同时存在,但不能将时间、空间视为物质和能量,演化过程不同,所需 时间不同,物质或能量占据的空间也不同,即使同一个过程,若其中某一因素发生了变化,其所用的时间也不同,所占的空间也不同。我们研究宇宙就是研究宇宙空间中的能量与质量演化及万物互化的过程和运动状态。用不着通过研究空间(舞台)的自动膨胀、压缩或扭曲去描述。能量和质量演化是一切过程或运动的本质。一切演化的速度快慢程度,主要表现为随温度高低而变化。所以从温度入手去研究宇宙中的一切变化运动过程,才是最根本的途径。
3、宇宙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不是四维或多维空间
宇宙是一个包括万事万物在内并相互演化和运动(相对静止或相对运动)的三维空间。爱因斯坦建立的狭义相对论可归纳为两个原理。
(1)相对时间和空间原理,他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实际上任何事物(包括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故两个人的时空原理都具有片面性。
(2)光速不变原理,说光速是速度的极限,在宇宙中没有超光速的运动。客观事实是,光速是可变的,超光速也是存在的。如塞佛特星系3C120自身的膨胀速度为光速的4倍。我们讲的光速(每秒30万公里)仅是结构能量最高而显能量最低(温度约为3K)的量子在3K量子场中的运动速度。只不过是任何超光速的运动都将受量子场中量子运动的制约而最终呈现为以光速运动,所以此原理也不成立。而广义相对论,也可称为时空弯曲理论,实际上就是引力论(在物体之间不存在引力或万有引力)。但其研究得到的成果质能方程(E=MC2)的质能守恒定理仍有其实用价值。但必须注入新的内涵。因能量(E)是一个恒量,它不能再创生,也不会被消灭。能量的大小用温度(T)表示,温度(T)高,即显性能量(热能)就高,而隐性(结构)能量就低。反之,温度(T)低,即显性(热能)就低,而隐性(结构)能量就高。因为能量E等于一定质量(M)与光的速度(C)的平方之积。当质量(M)极大时,速度(C)必然极小,而当速度(C)极大时,质量(M)必须极小(实质是转化为能量粒子(或能量)了)。而且,运动着的物体的失重大小与速度也有关。如C为光速时,量子质量趋于0。因为速度(C)高时,质量(M)失重多而其值相对小,当速度(C)低时,质量(M)失重少而其值相对大。而任何一个过程(包括运动的距离S)又等于速度(C)和时间(t)之积(即S=Ct)。过程都是一定的。当速度(C)极大(包括超光速)时,t 就极小,反之,当速度(C)极小时,所需用的时间t 就极大,即以光速或超 光速运动的物体质量不存在无穷大的概念。当天体或物体以光速或超光速撞击别的巨大物体时,速度(C)瞬间趋于0,此时质量应为极大值,但在瞬间后即因碰撞将一部分或全部质量转化为能量,成为质量趋于0的以光速或超光速运动的量子。由于爱因斯坦在研究重力和加速度等价关系时,为了适应他空间弯曲的想法,特将空间加上时间一维而使空间变为四维时空(此时空之概念和文中讲的不一样,文中讲的时空仅是对时间和空间合起来的简称,仅表示有时间概念的物质空间,没有其它另外的含义)。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可随时间而改变和弯曲的时空。去说明宇宙空间中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强度大,时空就弯曲得厉害的结论。然而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更多的矛盾。因为能量与质量或物质之间在三维空间中互化反应原本是很简单的,任何物质间的互化均随主要因素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任何物体的运动均以受到的作用力的不同而运动状态就不同,由于将时间当成空间的另一维而成为四维时空后,就把实际上很简单的问题弄得十分复杂和神秘莫测。使有志于研究宇宙起源之谜的有识之士对此望而生畏,不敢涉入。而现有的很多科学家又被这种时空概念所误,而使宇宙中的很多现象得不到正确的解释。致使研究宇宙起源的工作举步为艰。现今更是陷入什么6维、9维、10维或几十维时空的死胡同。
质量和能量之间的演化,万物相互间的互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万物的运动速度和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所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因而,我们从温度和受力变化入手去研究宇宙万物的化生才是根本性的方法。我们生活的空间仅是一个由(长、宽、高)三维决定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点(0维或无维)、线(一维)、面(二维)、体(三维)的变化情况,而点、线、面、体只不过是点的不同表现而已。在这一个三维空间中我们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如果空间的维数超过三,那么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或者围绕着原子核旋转的电子的轨道就会变得不稳定。任何将三维空间变为多维空间的做法都是对宇宙研究工作的误导。
(四)宇宙二字的概念及有关名称的解释
1、“宇”者,即上、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自行封闭的空间范围。宇之表象为无限大而有边界。无限乃是有其极限值(边界)而无法探测到其边界之意。而称为有限大而无边界的提法则更加不科学。因为有限必有边界。
2、“宙”者,即古、今往来的时间。宙之端无始无终而无穷。
3、“宇宙”者,即“宇”和“宙”之意的合称。可理解为对时间和空间的全称,也可理解为是有时间概念的空间或简称为时空。
“宇宙”二字的全部含义应是:上、下、左、右、前、后、四面八方自行封闭的,无限大而有边界的,其内有能量与质量及万物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概念等条件下,按自然规律互相转化和运动的物质空间,它是一个包括有万事万物在内,并相互演化和分别处于相对静止或相对运动的三维空间。能量、物质、空间、时间是同时存在的,它们之间既有各自的独立性(绝对性),又有相互间的相对性,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宇宙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说它无限是因为它实在太大而无法知其边界。正如地球有直径、体积、质量……等一样,宇宙也有相应的极限值。地球也是有边界的,地球本体表面与大气层之交界面,就是地球的边界面或叫边界,我们人类和绝大多数动植物…等都生存在地球的表面上,我们脚下踏着的地面,就是地球边界的一部份,其边界的面积,就是地球的表面积。
4、看上去一无所有,但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真空能)并可演化出物质宇宙的空间称之为“母宇宙空间”或“母宇宙”。
5、由看不见的隐形物质“黑色量子”组成的并能演化出“实体物质宇宙”的场的形态的物质空间,称之为场态物质宇宙(量子场宇宙)或隐形物质宇宙及黑洞物质宇宙,亦可称之为相应的“空间或时空”。
6、有实体物质存在的空间,称之为实体形态物质空间或实体形态物质宇宙(实体物质宇宙)。实体物质宇宙是由场态物质宇宙中的量子演化而成。整个实体物质宇宙就隐藏在场态物质宇宙或黑洞(隐形)宇宙之中。
�间~�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