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714晨读 参考书目:《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 [美] 吉姆·兰德尔
面对繁杂的工作和日常事务,再加上自己隔三差五的情绪波动,长期以来对时间的利用情况总是时好时坏。这几年用过不少时间管理的方法,番茄工作法、GTD、时间开销记录、执行意图。刚开始有新鲜感的时候还会一些效果,在一个平和的变动不大的环境下运转得还算可以,但是一旦发生比较大的变动的时候,又被打回原形。
方法都是很多人验证过的经典方法,出来效果有问题,那么问题一般出在执行人身上。管理时间是“我”在管理“我”的时间,“我”出了问题的时候,时间管理就崩盘了。很多时候我在用一些时间管理的工具和方法的时候,我是没把“我”这个因素算进去的。这意味着做计划的时候遗漏了一个最大的变量。任何的计划都需要考虑执行者自身的条件。
找到与时间的相处模式
如果做时间管理,那么作为执行者的“我”对时间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在较短的范,例如一天之内,我什么时候效率高?什么时候效率低?我能够专注工作的时长大概在那个范围?据此来做任务的分配。人在使用时间时,时间不是简单的累加,3个小时的学习效果并不是1个小时学习效果的三倍,早上的1个小时也不等同与晚上的1个小时。找到自己和时间的相处模式,这是做时间管理非常重要的步骤,不然做出的计划往往会变成削足适履。像我以前所做的努力一样,很容易以失败告终。
将时间看作资产
之前看《奇特的一生》,讲的是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的故事,柳比歇夫有每天记录自己时间开销的习惯,他的每一天每一小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时间账本回顾。在这样一种略显偏执的做法下,柳比歇夫的时间利用率非常高,是一个非常高产的科学家。
之前有段时间,找到一个APP叫A Time Logger,可以比较方便地记录自己的时间,就试用了一下。发现真的可以让人减少在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消耗的时间。这就相当于花信用卡里的钱和花现金相比,信用卡总是更容易引起冲动消费。当自己没有意识到浪费了很多时间的时候,就会一直是一个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状态。但是一旦开始记录,清楚地意识到时间的开销,对于时间你就会变得吝啬起来,不敢再那么挥霍。
关注价值,关注余额
自我认知上的改变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对时间的管理风格。你给自己的时间定个价,例如一个小时一千块,用这种直观的方式可以让人重视自己的时间。当你买东西和老板砍价几十块钱花掉半小时的时候,你想到自己时间的价值就会觉得不值。给时间定价可以让你少做很多无意义的事。需要强调的是,放松自己调整状态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对于人来说,时间不是简单的累加。
之前有篇很火的文章,在A4纸上看一生,把人的一辈子的时间分配在一张A4纸上的小方格里,非常直观,非常震撼。即使你意识不到,你的时间也一直在流逝。但你能够正视,察觉到你剩下多少时间的时候,我想这就是成功的时间管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