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家乡平原历史文化古迹(八)--回眸千年学宫
“ 千年一回眸,惟学业永恒”
本人:南雁北望,古诗文爱好者,家乡文化的整理者,乡土文化的传播者。以民国版《平原县志》内容为基础,保留原文风貌,只做标注,以及配置重要.文献解惑。
教育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基础,国家每次繁盛都离不开教育的投入,所以自秦汉以后都有官办县学即--学宫,中央最高学府称太学。平原县学宫在孔庙之内,也称庙学之地。汉唐遗迹与记载书籍都毁于五代十国的战乱之中,无从寻觅。北宋时经济文化空前发达,教育事业如雨后春笋。现在史籍为我们留下最早并有确切文字记载平原县教育的关键记录:宋仁宗明道年元年即1032年建,至今年2022年,正好990年的历史了。平原县明清学宫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也只能从古书中慢慢体会它方位、规模。我们以乾隆版《平原县志》中“学宫”记载,原文化繁体为简体字,并加以句读,做简单标注:
县学即主体为:学宫
化民成俗,必由於学校,故加意学校者,昌黎(注:韩愈)以为当急之务。我(清)朝重熙累治、重道崇儒,典礼之隆有加,無巳而训饬士子至,再至三凡,所以薰育、激厉之者,法详意厚矣。况邑近圣人之居,塐像迄今俨在,瞻仰宫墙能無兴起哉!
庙学在县治南隅,宋明道初(注:宋仁宗明道元年即1032)中建,金承安五年(即1200)修,后毁于兵。邑儒士蒋文、霍存倡募为殿庑。元至元七年(即1270)达鲁花赤札忽儿为讲堂、学舍。元贞元元年(即1295)达鲁花赤扎木合、县尹张元规、主薄马汝弼增修规制,始备(有碑纲修李谦撰记见《艺文》)。大德五年(即1301)达鲁花赤望家奴、县尹许宗吾继为修缮(教谕李思诚撰记在前碑阴见《艺文》)。元统中(注:1334年)县尹张仲鉴重修(有碑副使王士元撰记见《艺文》)。至正二(即1342)年县尹晁邦直又修(有碑司业司廙撰记见《艺文》)。
明洪武二年(即1369)重修,久而圮。天顺八年(即1464)县丞张瑄重建大成殿。成化十二年(即1476)知县阴玺重修明伦堂、会馔堂。弘治十四年(即1501)知县朱良、正德八年(即1513)知县陶成俱重修。隆庆四年(即1570)知县张崇譔重修,规模宏阔视昔有加。崇祯二年(即1629)知县殷安之重修(有碑,邑绅赵见圆撰记见《艺文》)。
清国朝,顺治十四(即1657)年知县崔抡奇重修;康熙十八年(即1679)知县徐登甲重修;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李瑢重修;乾隆十二年(即1747)知县黄怀祖重修(有碑翰林编修周龙宫撰记见《艺文》);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知县蓝沂华重修(见刘宝鼎《重修庙学碑记》)。
“大成殿”五间,东西庑各七间。殿旧有先聖先贤塑像,梁间惎悬摹搨: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御书《万世师表》;世宗宪皇帝(即雍正)御书《生民未有》;皇上(即乾隆)御书《與天地参》,匾额三座,階下左右恭列摹刻。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御书、孔子赞词及颜、曾、思、孟四子赞词、石碑。两庑先贤先儒,皆木主。甬道南“㦸门”三间,东西角门各一间。㦸门外,左名宦、右乡贤,祠各三间。直南“檽星门”三间,左右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二坊。前为泮池,明万历十七年知县刘思诚创鉴(有碑,教谕王学夔撰记见《艺文》)。池东北有“起龙桥”,桥东为“水门”,上为“文昌阁”。又南为“魁星楼”,皆踞城上盖,学宫之巽峰也。
“崇聖祠”三间,旧称“启圣祠”。在檽星门右,儒学门内,稍折而西(《旧志》祠前为名宦乡贤两祠,今已移庙学㦸门外,又云:后为明世宗即嘉靖“敬一亭”今废。)
“明伦堂”三间,在大成殿后堂。左边清朝顺治九年(即1652)钦颁:《晓示生员》卧碑,甬道中有康熙四十一年(即1702)《御制训饬士子文》碑。堂后旧为“会膳所”,明万历二年(即1574)知县王遵義、暨邑人都御史张蕙等建议,即其地创“尊经阁”三间(今颓)。堂下左为“成德斋”,右为“达材斋”,各五间。成德斋南为“库房”三间,后移成德斋北为“成造所”。堂后“厨房”三间,“学仓”三间,“号房”二十间,万历中,止存新“号舍”六间(今俱废)。教谕廨在堂西北,训导廨在堂西(《旧志》云:二所,以明时训导二员也)。射圃在儒学门外,稍西有明教谕徐公祠,知县李嘉瑞撰记,今碑存,祠废,地为民居所佔,现在清查重建设主奉祠嗣,后修理之费取给於祠田租,是在儒学矣。
恩县解放后并入平原县,在此一并解说,不存厚此薄彼。恩县因在明初从旧城迁来,所以文化教育历史记载也只能从洪武七年开始:
文庙:在县治東南。洪武七年(即1374)自旧治迁今地(恩城镇),在天顺年知县李翔修完,成化年知县王伟重修,李希哲、弘治间知县李泰,嘉靖年吕應祥裁终修葺。中心先师殿翼以两庑,嘉靖四十年(即1531)推官戴汝器改造,隆庆二年(即1568)知县金宙修葺,万历七年(即1579)署印知县傅崇明县丞郝守恒,集修。左为神库,右为神厨。
明倫堂 : 在文庙后,建洪武年,成化十七年(即1481)经修,嘉靖四十年(即1561)拓建。尊经阁 : 嘉靖四十一年(即1562)知县吕恕修。
文庙前为戟门三间,左右为角门,外为檽星门(万历二十四(即1596)年修)三间,门前明堂神路(万历二十四修)。前为万代宗师坊,又西为三台影。
从原文中可以都其规模,知道清代末年开始新式学堂即近现代式的学校出现,才逐渐结束“庙学”的功能,也淡出人们视线,解放后“庙学”撤除,其旧址在今天县城东南方向,旧称“莲花池”,现在又称“琵琶湾”附近。恩县文庙就在原“平原县二中”院内,遗址还有“文昌阁”古迹,这点都是文化传承未变。“甘棠虽朽,栾社或存”,庙学在古代对当地教育的贡献是巨大,是国家教育历史长河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书院和義学起补充作用,留下记载为:闲道书院。
闲道书院,在东门外里许(注:在今天县城新世纪商厦附近),先是有僧欲建“云龙寺”。明隆庆中,山东省提学副使邹善改今名“闲道书院”。中为“崇中堂”三间,耳房二间,后厅三间,东西号舍共十间。万历元年(即1573)以后因受书讲课人兴一时。清嘉庆五年(即1800)闲道书院久废,有邑绅张予定、董云等人重修,知县张怀清爰署改名----“景颜书院”,并以城内“颜鲁公祠”故名。同治十一年(即1872)修景颜书院,同治十三年(即1874)增设宿舍“事讲习有堂,肄业有舍,燕息有所”。
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三月在“景颜书院”废圮(今县教育局院内)上创办“平原县高等小学堂”,是近现代教育方式的开始。民国四年(即1915)在东边扩建宿舍。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内部设立高等初级中学,这也是现代平原县公办中学的前身,民国十九年(即1930)迁至西关内旧城隍庙即现在平原一中位置。现在平原一中的华诞也是以1926年为起点算起,到2022年秋季教师节,已是九十六周年,距离“百年华诞”还有四年时间。经过年抗日战争,解放前旧址破损严重而重修建立。原“县高等小学堂”(民国时称文庙小学)与原民国二年(即1913)成立车站小学,在解放后几经合并,新的小学校选在原明代官宦宋仕家族墓地前梨树花园,所以后来都称“平原花园小学”或“平原花园试验小学”,这也是本县最优秀的小学。2021年“花园小学”二期扩建现场,就挖出明代宋氏家族五座高规模官宦墓葬,也证实这地名由来。而平原县中学部分迁至西门内,即今天校址。现在平原一中是平原县数千万莘莘学子的梦想之地,是成才的“学宫”,这是实现人生“鲤鱼跃龙门”的关键一步。
“ 千年一回眸,惟学业永恒”
既然说的古代学校的重要性,就不得说不提负责学校政府官员“教谕”也就现在教育局长,也可解释:正式教师,“训导”即现在教育助理。自宋代以来他们待遇也是逐步提高,在宋元时代“教谕”都是地方知县认命或推荐的儒学世家来担当,不属官家官员体系。到明朝时,“教谕”多由举人、贡生来担任,属于官家官员体系,或是备用人才,但在县级“教谕”是属有官无品级,只有州府级别“学正”才属最低级从九品。到清朝县级“教谕”地位逐步提高,既有官又有品级,为正八品,与县丞同级,仅此知县(县长)。待遇也搞了,以乾隆版《平原县志》记载为例:
本县知县一员,俸银四十五两;县丞一员俸银四十两,
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旧共奉三十一两五钱二分,乾隆元年即1736年奉文加增俸银四十八两四钱八分)共俸银八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