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观点,尊重不一样。这里是千语新说。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可以说是我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者。但当时他有一句话,我一直牢牢记得,却不甚赞同。他说,“女孩子不要去学舞蹈,不正经。”
在零几年的时候,文化体育还被并称为“文体”,同属于教学和主课们的“附庸”,通常只有“学习不好”的小孩才去学艺术、当体育生。那个年代过来的孩子们普遍都有一个“时常请病假”的体育老师和“经常有事”的音乐、美术老师。一切课程为“数理化”让位,一切成长体验以学习为主。在这样的集体意识中长大的我,从未对此产生过怀疑,一直对“文体”抱有理所应当的偏见。
但当时间呼啦啦飞到2020年,汹涌的互联网浪潮催动了社会分工的巨变、瓦解了数以万计的“巨头公司”和“稳定单位”,个人作为一个综合体越来越习惯于单打独斗,“一个人便是一支队伍”。而在这样单一话语权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们,开始意识到之前那种看法存在的偏颇。
对于一个综合个体而言,需要自己分析需求、自己判断形势、自己进行决策,这一连串的主动选择行为对我们的眼界、思维、毅力及体力都提出了巨大挑战。学生时代对学习的单一训练并不能使我们天然就掌握上述的能力。就拿最基础的意志力来说,小时候的“体育生”们经受过长时间的体育竞技训练,在心态、毅力和意志上都锻炼得远胜一般人沉稳、强悍。而且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底子,对人的精神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使我们精神积极,精力充沛。(作为一个社畜,凭良心说如果让我在聪明和精力旺盛之间选择,现在的我会选后者)而当时学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的人,早早就开启了美与艺术的启蒙,在人生追求的更高境界上比大多数孩子“先看了一眼”。
当然,这样说并非指摘那些学习好的孩子一无是处,只是现在回头看,要将当时对“文体”的偏见拉回来,给他们“正名”。“文化体育”不见得是“差生专属”,更不见得就低人一等。
很多人说我们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呢?有的。当时这个理论影响了一代孩子,那我们现在存不存在什么舆论,也在伤害着另一群“无辜的人“呢?毕竟,无论是多好的理论、多先进的认知,一旦抹杀了多样性的可能,往往都会造成人为的牺牲和压迫。远有“焚书坑儒”,近有什么呢?
说回一开始的话题,在琢磨这个问题几天之后,我把强健体魄纳入了我的年度计划之中——虽然我已经不是孩子,但是成年人的自我教育要持续一生,不应比少年时期那十几年教育更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