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好看到曾经的清流综艺的八卦,感叹娱乐至上,娱乐至死。不过从清流综艺里出来的很多选手都会让人感触深刻。
小冒坚持发公众号的day120 普通人创造的平凡传奇。
我相信大家,应该都会记得一个外卖小哥——雷海为吧。
特意去看了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决赛的片段,除了有诗词功底的积淀,比起来自两届亚军的天之骄子北大才子彭敏,他更淡定,更沉着,更朴实,更安静,就像扫地僧,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最后的冠亚军对决中,先得5分者胜出。雷海为拿到的5分中,有3分是彭敏过于着急抢答导致低级失误而送出的分。所有的裁判评委包括主持人和观众,都止不住的大声惋惜,连声说他:“太着急了。”
于是诞生了一个和上届冠军武亦姝截然不同风格的新的冠军。
默默看完视频,内心好多正能量。这个冠军的价值,更有警醒自己的意义。
首先一定要肯定雷海为。这是我打心底的钦佩之心。
父辈对他的期望藏于名字中:“他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吧,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1981年出生的雷海为,2008年开始在杭州工作。务工14年,在等待外卖的间歇,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本《唐诗三百首》开始去背,他说,如果能在这个时间背会一首诗,他就觉得极好了。
读诗背诗,是多少学生当年内心纠结痛苦的坎,也是多少人不屑的东西。
因为它,作为一个单纯的爱好,没有实用价值,也几乎不具备变现的效力。
十几年前开始坚持一个无用爱好的雷海为,他不会想得到自己会因此有机会站到央视的舞台,展示自己“千淘万漉,黄沙吹尽”发光的一面,赢得冠军;他的生活会不会因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无从而知,但是我坚信,因为这种坚持心之所向,心底由衷的热爱去经营的事,至少会拯救自己,摆脱平庸琐碎的一切。
这是趋于去忠于内心,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人生逻辑带来的奇迹。
第二,别给自己找太多借口。学会一以贯之的价值观。
武亦姝代表的是赢在起跑线的“别人家的孩子”,用其对手彭敏的话来形容,最确切不过了:“武亦姝拥有世间的一切美好,一米八的身高、迥出同辈的美貌和智慧,又出生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雷海为展现的就是在平淡生活中,慢慢缓缓坚持自己无用爱好的人。他首先接受了自己平凡的出生,坦然地面对着社会带来的磨砺与苦难,本身从事的体力工作又很繁忙辛苦,谋生的同时用最接地气的方法去忠于内心做一个“文艺青年”——去图书馆参加“音乐会”,去参加汉服西湖游活动,记录在自己的朋友圈。
当大家感叹武亦姝是由于各种得天独厚,那请想一想,比起雷海为,我们又何尝不是占据享受了很多资源?
第三,平庸的生活也会有诗和远方。
想要逃离的现实,也总能发现美好的。轻易自怨自艾,一味抱怨逃离,逃出去的也可能是别人想要逃出的“日常”。
喜欢读书,就利用碎片化时间;
喜欢语言,可以用所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喜欢什么,那就去做吧。想要什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在这个知识门槛越来越低的信息化时代,获取和接触自己想要的一切,其实已经不是自己想的那么难了。
第四,心态。
彭敏太想赢了,我作为一个几分钟的观众都感觉得到他的迫切。欲速则不达。
不管雷海为是觉得走到这一步已经毫无遗憾发挥超常了,还是经历多更多人生磨难,这些得失不足动容喜形于色,再或者是对于自己的胸有成竹。这份沉稳的气质,真的特别让人佩服。
最后特别提一下董卿。我没看过完整视频,但我很喜欢最后的对决片段中的她的表现。
她没有刻意去强调雷海为,是一个外卖小哥。尤其在其他人一遍一遍强调的时候。
我相信这些人没有其他意思,更多都是肯定和赞扬。
但我很喜欢董卿,没有刻意为谁加上“刻板印象”或是“标签”。
外卖小哥就一定要输给北大才子吗?这才是理所应当吗?雷海为是运气爆棚又怎样,比赛就是看综合实力的发挥。
不应该有谁是理所应当的生活的弱者,不要过多先入为主的预设。
但是我还是觉得大家最后对彭敏的惋惜,是源于希望他们都能正常发挥精彩比拼,不留遗憾。
我也是猜测董卿的想法,姑且想当然认为她是刻意不去划分群体,这是两个平等的普通人的比赛交流,赢就是赢。
致忘了诗的我们,也致每一个创造平凡的属于自己奇迹的普通人。
诗和远方也许遥不可及,是属于别人的;也有可能就在街角的新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