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好友小聚,一不小心就聊到餐厅打烊。女人们的话题总也绕不开打扮变美的那些个话题。
其中谈到去美容院最讨厌的美容护肤广告,一致认同是那种:女人邋遢不打扮,男人就变心找小三;女人变美人,男人就后悔……;或者在美容院里遇到美容师说:姐姐,你看你要是做了这个保养变美了,你老公一定会……
如此腐朽的价值观,先不说对女性的恶意,对男性也是侮辱呀。现代社会的男性,他们谦逊、睿智、自信,他们早就学会了欣赏女性多样的美,怎会肤浅只看皮囊?
同样,这个的价值观更是对婚姻的亵渎,如果伴侣之间只看了皮相,那么说好的婚姻里两情相悦的爱、肝胆照的义气和相濡以沫的恩情呢?
好吧,说了这么多,有点偏题,难道我们就不要精致和打扮了?
当然不是,但是女人的精致的打扮从来不是取悦别人,而是取悦自己。
每天早上,因为镜子里妆容精致、穿着得体的那个漂亮女人而唤醒一天的元气,心情大好的那个,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若是看到镜里子那个邋里邋遢,没有生气的人而失掉信心、烦躁不已的那个人又是谁?还是自己。
互相欣赏能够让人自信,但是你变美后最先欣赏到的肯定不是男人。
还记得孟非曾在节目上就说过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一句话:太太出门前花很长时间选衣服,但其实他并不在意太太当天会穿什么。
你换了一只颜色好看的口红,第一个跑来问你红色号的,一定是女人,可能是你的女同事、也可能是你的女闺蜜。
你们互相夸赞对方近来的皮肤状态变好、新搭配的衣服好看了,你们交流什么样的护肤方法更加有效,互换信息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能、加深彼此的情感。
所以,女人的打扮50%是给自己看,40%是给别的女人看,只有10%是给男人看的。
女人为什么要打扮?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回答。比起明星艺人的完美妆容和时尚衣着,打扮自己,更多地是赋予普通女性以自信和渴望,画上眼线秒变大眼睛,涂上粉底拥有无瑕肌,抹上口红瞬间气色无敌,分分钟验证“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除此以外,化妆还能验证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在初见面的几秒钟,人们倾向于认为那些头发整洁,妆容得体,笑容灿烂的人,具备更多美好品质,因此,精致打扮过的女性,更容易受欢迎。
蔡康永在《母亲的旗袍比花样年华更艳》一文里,描述过他曾是上海第一名媛的母亲的日常生活:每天12点起床洗头,做头,化妆,旗袍穿得窄紧,心情好的时候,自己画纸样设计衣服,薄纱的睡衣领口,配了皮草,家里 穿着拖鞋,夹了孔雀毛。
小小的蔡康永像看客一样,望着自己的母亲化完妆靠在墙边抽烟,眼光飘忽阳台外,他用了一个词:艳丽。
感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时代,不再以爱美而耻,穿着只要得体,穿裤装还是裙子只由我们的心情和天气决定。
但愿我的耳钉在告诉你“我爱这个伟大的时代”,睫毛膏在诉说“我享受我的工作”,粉底在提醒男生们“要做一个能欣赏自己未来伴侣的美的男人”,口红则在与姑娘们花勉,“作为女性,纵使这场与岁月的赛跑注定无法胜利,但亲爱的,我们努力过,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