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olitude,where we are least alone.
离群索居,我们也不孤独 —— 拜伦
关于作者
《白鲸》的作者赫尔曼·梅尔维尔幼年时家境富裕,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家道衰落,他不得不辍学谋生,涉足过多个领域,其中对他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是4年的航海生活。漂泊海上期间,梅尔维尔不仅做过商船的水手,还投身过捕鲸业,有过18个月的捕鲸经历。这些经验与见闻是梅尔维尔写作《白鲸》时重要的材料来源,小说中对于捕鲸场面细致生动的刻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亲身的实践。
在梅尔维尔生前,《白鲸》这本书不被人看重,直到20世纪以后,评论界才重新认识到这部作品的价值,并且给予了梅尔维尔应有的文学史地位。如今,当人们谈论《白鲸》时,无论读过与否,都一致承认,这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关于本书
《白鲸》在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下,穿插了大量的航海术语、捕鲸史、鲸鱼博物学、神话寓言、宗教故事、历史传记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象征与隐喻的方式加以呈现。作者借鉴了戏剧独白的形式,部分章节甚至直接采用剧本的写作方式,最终造就了小说多样、混杂的文体风格。
在亚哈船长和白鲸莫比·迪克这两个形象上,梅尔维尔将他对人与自然的思索,用一种艺术的、含混的、模棱两可的方式呈现,引导读者对此做出自己的思考。而《白鲸》开创的人与自然抗争的主题,经由杰克·伦敦、海明威等人的继承和开拓,成了美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核心内容
《白鲸》主要通过以实玛利的视角,讲述了他跟随裴廓德号捕鲸船,在船长亚哈率领下追击一条名叫莫比·迪克的白鲸,并且最终失败的故事。《白鲸》的魅力,主要在于其思想深度。简要说来,梅尔维尔借《白鲸》表达了他对美国历史、新教传统以及超验主义哲学的看法,尤其是后两点,是驱使梅尔维尔创作《白鲸》的主要动力。
一、为什么梅尔维尔要描写一个捕鲸的故事
《白鲸》的故事是有所依的。写作《白鲸》之前,梅尔维尔就曾听说过埃塞克斯号在南太平洋遭遇鲸鱼袭击而沉没的故事。1839年,《旅行者》杂志也刊登过大白鲸的恐怖传闻,这些传说与报导构成了小说另一个重要的材料来源。
在梅尔维尔生活的时代,捕鲸业可以说是一个危险又热门的行业,而当我们将捕鲸业放到19世纪美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就更容易看出这个行业背后,超越经济因素的文化意义:自1776年7月4日正式建国以后,美国便一直处于急速发展与扩张中。到了19世纪,这一趋势更加猛烈,开发西部的热潮构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可以说,19世纪的美国,主流的国民精神就是不畏艰险、开拓进取,而捕鲸业正好与当时的时代精神吻合。相关数据显示,当年美国一度拥有700艘之多的捕鲸船,三倍于欧洲的规模。这么一个九死一生的行业,之所以能吸引众多的从业者,除了经济利益以外,它的危险、刺激,以及与自然抗争的象征意味,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小说曾写到过捕鲸者的收入,普通船员的收入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按照总收入分成,而他们所能分到的比例只有几百分之一。即便捕鲸业收入再高,一般船员获得的经济回报也很有限,所以纯粹为了经济利益,大可不必从事如此危险的职业。说到底,捕鲸业与西部开发运动其实是同一种国民精神的展现,一个通过陆地,一个通过海洋,都显示了当时的美国人征服自然的决心与勇气。
二、白鲸和船长亚哈的象征意义分别是什么
亚哈船长与白鲸莫比·迪克是承载作者思考的主要载体,梅尔维尔在他们身上倾注了最多的心血。
先说亚哈,这个“不敬神又像神似的人物”,梅尔维尔在塑造他的形象时,肯定想到了希腊神话中的那些英雄。他追捕白鲸的过程可以拿来同奥德修斯的回家之路做类比,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之战后,漂流海上10年,历经各种磨难才回到家中。亚哈追捕白鲸的时间虽说没有10年之久,但也不算短,而他在海上遇到的其他捕鲸船,就好比奥德修斯遇到的种种磨难,尽管他不需要与他们战斗,但是他们的劝告仍时刻考验着亚哈的决心与意志。
另外,从文体角度而言,英雄史诗的品格也是构成小说文体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史诗中的英雄多是半人半神,亚哈因为敢于同象征着恐怖、神秘、邪恶的超自然力量白鲸对抗,因而也获得了似神一般的声誉。不过正如同白鲸在邪恶与恐怖以外,尚有神圣与高贵的一面,一心追逐白鲸的亚哈在英雄气质之外,也存在不敬神的恶魔气息。因此,无论是亚哈或是白鲸,他们身上蕴含的象征意义都包含着矛盾与对立,这虽然加深了小说的阅读难度,却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阐释、思考的空间。
在亚哈与白鲸的对抗中,包含着善与恶、美与丑、个体与上帝、人与自然等众多看似对立的因素,我们既可以将亚哈理解为反抗权威与压迫的英雄,也可以把他看作放任自我、追求力量的恶魔。对于一部伟大的小说而言,重要的不是它告诉了人们什么样的道理,或者给出了何种结论,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世界的复杂与深刻,展示人的可能性,并且最终把选择的机会交回读者。
三、为什么《白鲸》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首先,《白鲸》在题材方面写到了19世纪美国热门的捕鲸业。梅尔维尔结合自身经历与当时的新闻报道和传说故事,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为读者展示了捕鲸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捕鲸场面的描写,读来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勇气。小说的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包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甚至可以说信息量巨大。受到《白鲸》的影响,在后来的美国文学中,描写人与自然对抗的主题成了一种颇为可观的潮流,这也构成了美国文学的一种特色。
其次,梅尔维尔通过小说,在历史关怀、宗教意义和哲学思想三个层面给出了个人的观点。在最直接的历史层面,《白鲸》所写的捕鲸业符合19世纪美国国民精神中努力开拓、积极进取的时代特质。但是,梅尔维尔也对开拓、进取背后的阴暗面进行了暗示。小说中捕鲸船裴廓德号的名字来源于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裴廓德族,这个部族在白人西进过程中遭到了惨烈的屠杀。类似的隐喻、象征充斥着小说的各个角落,构成了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关怀。而在宗教与哲学的层面,梅尔维尔既回应了加尔文教派中的“原罪”思想,又对当时流行的爱默生及他的超验主义哲学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梅尔维尔没有试图强行给出答案,他通过纷繁复杂的象征系统,让各种矛盾的品格与情感集中在同一个象征符号之上,使读者能够挖掘出小说的深层意义。
再次,梅尔维尔在文字写作与小说技巧方面同样表现得无可指摘。亚哈船长和已经被赋予了神性和人性的白鲸莫比·迪克都刻画得非常到位。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那些着墨较少的角色,如叙事者以实玛利,标枪手魁魁格,以及船上的大副、二副、三副等,梅尔维尔都能通过寥寥几笔写出他们鲜明的性格特点。
最后,梅尔维尔在文体方面采用的技巧具有十足的前瞻性。他将应用文、说明文、英雄史诗、戏剧等各种文体的元素融汇在小说之中,将航海知识、鲸鱼博物学、捕鲸史、宗教寓言、历史传记等穿插在追踪白鲸的过程中,这使得小说呈现出包罗万象的景致。在19世纪的美国文学中,舍弃跌宕离奇的故事情节,而在文体与技巧方面做出如此尝试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白鲸》或许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代表。
金句
1. 梅尔维尔写作《白鲸》的真正意图在于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小说带有强烈的形而上意味和浓厚的宗教意识,而这一切都蕴含在小说无处不在的象征符号中。
2. 小说中的亚哈则恰好欠缺谦卑与服从的品质,他不听从旁人的劝告,以半怂恿半胁迫的方式带领众人追捕莫比·迪克,即使面对死亡的命运仍然毫不退缩,这无疑是把“自我”提升到了与“神”平等的位置。
3. 即便亚哈拥有无尽的勇气、坚定的意志,他仍然无法对抗象征着超自然力量,象征着“原罪”与上帝权威的莫比·迪克。
4. 对于一部伟大的小说而言,重要的不是它告诉了人们什么样的道理,或者给出了何种结论,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世界的复杂与深刻,展示人的可能性,并且最终把选择的机会交回读者,《白鲸》恰恰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