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们热切期盼着那些被中断的活动-无论是逛街访友、外出游玩、进店用餐,或是上班复课、⋯⋯,都能早日回归。近日随着各种限制逐一解除,我们终于迈出了回归的步伐。
但不是每个人都对“解封”满怀期待。很多人想到要重新面对人群、经历新一轮的大流行、家中的易感人群等不确定环境,就不由得紧张,甚至焦虑、恐慌。于是通过继续宅家、囤药囤抗原试剂等方式来缓解不安。
你不孤独!“解封恐慌”是自然现象
别担心,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我们反应的个体差异,与个体生理基础、成长经历、性格、身边的支持系统,还有其他生活面向都息息相关。
美国健康媒体Very
Well Mind分析了这种“解封恐慌”的成因。他们指出,在疫后时代,人们虽然会慢慢重拾日常,却无法完全回复原状,有些事因为疫情早已完全改变,解封还会带来新的挑战:
踏出家门,随时都得担心感染:即便有越来越多人接种疫苗,但毒株传播性强,每个人仍有较大的染疫风险。
长期远离人群,如今出现社交焦虑:长时间独处、或已习惯宅在家的人,突然回到大量通勤、社交活动的生活,可能会有点适应不良,变得容易紧张。
工作环境转换,效率难以维持:居家办公改变了许多工作场合的习惯,有些人在家效率较高、有些人却适合回公司上班,究竟接下来如何维持弹性、同时保持高效,也容易让人心力交瘁。
解封后,失去跟自己相处的机会:有些人在疫情期间,培养了向内探索、深刻自省的习惯,回归正常对他们而言,就像是“返还尘世”,失去了那些望向内在的宝贵时间。
如何回归解封生活
适应解封生活需要时间,也需要花点力气。
随着我们迈出家门,这不仅是一个“生理适应过程”,也是个心理适应的过程。扑面而来的外在刺激可能会导致我们过度敏感。
很少有人可以在一天时间就达成转变。如果发现很难适应日常生活,不必对自己施加压力,多给自己一点时间,不妨先从属于自己的旧有习惯开始,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
照顾自己的心情很重要。如果在这期间真的感到不安,应该寻求支持帮助,而不是一个人挣扎。如果可以的话,与可信赖的家人朋友谈论自己的忧虑。同时也需要充分休息、饮食健康,做一些放松练习,比如深呼吸、瑜伽、冥想、正念等等。
解封后的生活会带来挑战,也会磨炼我们的意志力。面临困难时,可以回头看看“疫情期间,自己是如何克服重重障碍”,学着复制当时的心态,因为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
解封后的工作形式仍有较多不确定性,比如阳性后可能需要居家办公,转阴后又开始前往公司。做好未来一段时间面临弹性工作的心理预期,找到自己的工作偏好,可以与团队讨论协调,工作的顺畅有利于维持内在的心理平衡。
总而言之,先觉察自己的心理状态,并用正向的态度来引导自己,积极寻求心理支持或专业心理帮助,能帮助自己更快适应解封生活。
作者:刘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会员。精神分析自体与主体间取向。探索内在力量,助力幸福生活,为儿童青少年/成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