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争当“斜杠青年”越来越流行,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觉得我有一个特长、爱好,就可以斜杠、然后通过知识变现,可以月入多少万。
(“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我也时常幻想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实现斜杠青年的身份。然而真的可行吗?
3月11日,我参加了BM主办的“知识IP:让知识变成财富 深圳站”的活动,职业规划师、著名培训师、鹏程管理学院院长——王鹏程老师的分享“一二三·看透知识变现”很精彩,我听的十分过瘾。
这次分享中,鹏程老师并不建议大家成为“斜杠”,
这篇复盘文,将为你解释关于“知识变现的3大误区”。
或许看完,你会放下想成为斜杠青年的执念。
一、想要通过多重职业身份来提高收入? 可能没必要
鹏程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数据来证明这一观点:
在加入创业大潮之前,鹏程老师是在世界500强任亚太区培训发展经理,年薪80万。
现在,他笑称自己是“院长”,是“总裁”,然而公司只有他一个人,依然从事培训工作,在不是很饱和的状态下,年入约100万。这还是按照一个月只上4天课(丧心病狂),每天2万,而得出的数据。
你看,无论是受雇于公司,还是自己创业,安心做好自己的老本行,当做到行业的顶尖位置,未分配精力涉猎其他行业的情况下,月入10万,还真的不是难事(请注意前提,想要高收入,要做到行业top)。
二、仅仅是一项“爱好”就想把它变成“产品”,其实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鹏程老师说他最近收了些弟子,有几个都在成为斜杠的道路上跃跃欲试,“打磨”自己的“产品”,其中有一个姑娘的思路是“结合芳香疗法和职场技能”的课程,反正我听上去是觉得有点尴尬的。
如此小众的产品,有创新是不假,但受众群体又有多少呢?
而什么才是拥有广泛受众的产品呢?像鹏程老师自己曾在国内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讲授过的“职场幸福课”,才是目前、以及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广泛适用的课程,因为无论是外企雇员、公务员、银行职员等各个我们能想到的行当,都需要提升自己的“职场幸福力”。
说说我身边朋友的例子吧:我的闺蜜Coco,我很多朋友都知道她,她除了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名企员工,5年前在读书时便开始运营自己的网络电台,至今在网易云音乐的订阅粉丝超过10万名,每期节目播放量也在10万+,和多家媒体、网络平台保持合作。通过自己的音频产品实现了变现,她算不算斜杠青年?当然算。
再说说我自己吧,我学习了几个月跳肚皮舞,大家都说我跳的不错,我甚至做过“通过一番苦练,工作之余当个肚皮舞代课老师”的美梦。然而当理性回归,我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其他老师起码脱产练习1年以上的条件,不可能成为“公司职员/肚皮舞老师”的斜杠身份。
所以,如果你的斜杠身份并没有“拳头产品”,只是业余爱好的话,享受这份爱好就好了。
三、想要知识变现,请慎重考虑金钱回报和精力损耗
很多斜杠陆续出了书,通过书籍销售,作者能得到的提成只有8%而已,也就是说每卖出一本书,作者收益2元左右,书并没有那么好卖,所以通过卖书得到的收益,很可能只有几千、万把块钱。想通过出书来获得巨大金钱回报,可能你就错了。
除了金钱,你还需要精力。
秋叶大叔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举例,有次他时隔很久,送女儿上学,他说发现女儿有一点驼背,他妻子说,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那一刻,大叔心理五味杂陈。
想要成为斜杠,你做好了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乃至忽略了健康、家庭生活等等代价了吗?
综上,在这个全民一窝蜂争当斜杠青年的热潮,你以为你争当时代的弄潮儿,却可能忽略了被拍死在沙滩上的风险。
通过知识变现,除了争当斜杠,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当然有。
把知识运用在本职工作中,升职加薪,又何尝是一件难事?
比如你做的一手好PPT并用它做了精彩的会议展示,
比如你运用结构思考力帮公司解决了问题,
比如你用思维导图惊艳了你的领导......
话当然不能说死,如果你有能力、有精力、有野心,以上3点对你都不是问题,那么,你还是可以尝试向斜杠青年发展,这不是本文要复盘的内容了,可以参考鹏程老师本次分享的后两点“知识变现的2个条件”及“知识变现的3种误区”。
最后附上来自手帐达人童童(微博id:童童小瑾书)关于鹏程老师演讲全文的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希望这篇复盘,对想要成为斜杠的你,有所启发。